在近日舉行的2023年長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日活動中,長汀“名城古建貸”正式發布,市民曾長榮和王楷林以自家位于水東街的老屋為抵押成功貸款,將用于老屋的進一步保護利用。
長汀是我省5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的縣級城市,古城保護核心區內共有老舊傳統風貌建筑4856棟。近年來,隨著當地名城保護和活化利用的推進,這些房屋的市場價值隨旅游業發展逐步凸顯。
“但在名城保護中,也暴露出一些古建筑保護方面的難題。”長汀縣名城管委會負責人李靖生說,一方面,這些古建筑歷經上百年,存在安全隱患,居住環境大多較差,且產權復雜,難以交易,銀行也并不接受此類房屋作為貸款抵押物,“常常導致住在里面的居民修不起,而想收購的人修不了的尷尬”。
市場流通性差,沒有金融支撐,導致這些古建筑成為“沉睡的資源”。“融資功能受限,不利于鼓勵居民和社會資本積極參與保護修繕,以及實現老舊傳統風貌建筑的活化利用和開發增值。”李靖生說。
如何破題?
李靖生介紹,今年他們聯合縣農業融資擔保公司、縣土地與房屋征收中心以及當地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展開深入調研,推出針對盤活傳統風貌建筑的專項貸款產品。
長汀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黨委副書記、主任盧老林介紹,之前金融機構不接受古建筑作為貸款抵押物,擔心的就是這些古建筑會成為不良資產,難以處置。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這款名叫“名城古建貸”的貸款產品采取“抵押+擔保”方式貸款,由縣農業融資擔保公司作保證擔保;借款人以在名城保護區內產權和處置權等清晰的傳統風貌建筑,作為抵押反擔保。
“由國有企業擔保,萬一出現問題則由國企收儲,解決了金融機構的后顧之憂。”盧老林說,新推出的“名城古建貸”針對古城核心區的古建筑,對房屋結構和房齡沒有限制,且這款金融產品擁有低利率、使用靈活、額度高等特點。
濟川別苑客棧老板陳榮祿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今年5月份,陳榮祿以自有民宿的傳統風貌建筑房產作抵押,順利從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獲得專項貸款67萬元,擴大了民宿經營規模。
目前,長汀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給予“名城古建貸”貸款授信30億元。該產品試運行和11月28日正式推出以來,已有35戶貸款戶辦理相關貸款近4000萬元,還有26戶正在對接中。
“‘名城古建貸’的推出恰逢其時,這對于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古城保護和傳統風貌建筑活化利用有積極的引導作用。”李靖生表示,下一步將對名城古建筑進行文化價值探索,明晰古建筑文化價值,進一步完善古建筑價值評估體系。(記者 戴敏 通訊員 陳天長 鐘麗榮)
責任編輯:趙睿
- 秋收告捷,秋糧入庫——裝配院長汀直屬庫擴建項目正式投入使用2023-11-09
- 世界客屬第二十九次公祭客家母親河活動舉行2023-11-08
- “此心安處是吾鄉” 世界客屬第二十九次公祭客家母親河——汀江大典在福建長汀舉行2023-11-07
- 福建長汀:傳統建筑老手藝又“吃香了”2023-11-04
- 長汀縣館前鎮汀東村:“四彩”產業助增收2023-11-01
- 長汀縣:種植有妙招 林下有好“菌”2023-10-07
- 長汀創新融資模式 為農村公路修復找到資金2023-09-25
- 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在長汀舉行捐贈活動2023-09-15
- 牢記“國之大者” 助力“糧食安全”——裝配院長汀直屬庫擴建項目順利通過預驗收2023-09-11
- 長汀縣黃坑村:村集體增收 村民得實惠2023-09-04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內最大縱坡雙幅轉體橋梁成功轉體2023-12-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