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農特產品3年前年銷售額僅5000余萬元,目前,全縣‘梁野好品’系列產品年銷售額近6億元。”日前,福建梁野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梁野山農業”)總經理童昕介紹道。
梁野山農業位于“全國林改第一縣”武平縣,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其經營的武平農特產品種類豐富、品質優良。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零散的非市場化銷售阻礙了公司的發展,品牌附加值不能提高,效益也難以增加。
“公司成立多年,但一直無法突破瓶頸,而找到龍巖學院,也是希望借助他們的專業能力,為我們‘量身定做’一套品牌推廣方案,讓我們的特色農產品走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童昕說。
2021年9月,梁野山農業找到龍巖學院傳播與設計學院尋求合作。“近年來,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愈發頻繁,我們也希望借助這個機會為武平鄉村振興貢獻一分力量,實現校地雙贏。”龍巖學院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助農筑夢”團隊負責人綦鵬說。
學院專門成立“助農筑夢”師生團隊,團隊迅速行動,多次到武平實地調研,了解企業需求與市場狀況。“調研后發現,梁野山農業產品多樣,但卻缺乏品牌意識,阻礙了產品增值與企業市場擴張。”綦鵬介紹,確定品牌建設方向后,學院發揮傳播和設計兩個學科的優勢和資源,半年后,為公司經營的農特產品打造了統一標識“梁野好品”,并設計了不同品級的禮盒、精品盒和包裝袋樣式,使得該公司及其銷售合作企業所推出的120余種農特產品都穿上了“好品”新衣。
“通過一系列設計,公司品牌一下提高了好幾個檔次,產品包裝也凸顯了我們的特色。”童昕說,新的設計很快受到了客戶的好評,近兩年公司產品禮品類訂單連年翻番,效果顯著。
品牌建起來了,如何走出去?團隊集中精力主攻新媒體尤其是各類視頻平臺,通過新媒體運營,用更有“人情味”、更加“年輕化”的傳播方式助力企業銷售。
龍巖學院2023屆廣電專業學生林琳是團隊成員之一,暑假期間,她和團隊成員穿梭于武平縣萬安鎮捷文村的田間地頭,用最喜愛的影像方式記錄鄉村的人、景、物、情,創作的系列微視頻與全景VR作品得到福建省文化與旅游廳推廣。
據統計,在合作期間,僅“梁野山專營店”官方抖音號的粉絲增長量就達近10萬。
建品牌、育口碑,梁野山農業的產品銷售額穩步大幅提升。在去年8月第31屆廣州博覽會暨第三屆廣州鄉村振興展覽會上,以黃金百香果、紫靈芝、綠茶為代表的一批原生態、精包裝的“梁野好品”農特產品深受大灣區民眾的喜愛,一經展出便售罄,銷售額累計達10萬元,取得意向采購訂單30余萬元。
這種立足于企業真實需求而形成的產教融合模式,不僅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也為學校教師、學生實踐鍛煉提供了平臺。
“這段一線實踐讓我的專業能力和心態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這些作品也將成為我就業時的代表性‘名片’。”林琳感慨道。
如今,雙方合作已進入第三個年頭,除了項目實戰,龍巖學院傳播與設計學院還通過課程實踐、課外研學等形式,積極探索多種校地合作模式,與梁野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及其旗下企業共建多樣化的實踐教育平臺。綦鵬表示,學院正與公司進一步討論設立深度融合創新聯合體,繼續服務武平縣的林下經濟發展。(本報記者 戴敏 通訊員 陳思凡 黃德民)
責任編輯:趙睿
- 數字來賦能 林改再出發 武平“e林通”平臺正式上線2024-02-01
- 山那邊,有個敞開的武平2023-12-29
- 龍龍高鐵龍巖至武平段開始按圖行車試驗2023-11-24
- 龍龍高鐵龍武段進入運行試驗階段2023-11-20
- 武平:十條創新舉措接續作答林改“六問”2023-10-25
- 龍龍高鐵龍巖至武平段正式進入聯調聯試階段2023-10-23
- “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福建武平舉辦2023-08-08
- 第三屆中國(武平)紫靈芝采摘文化旅游節舉行2023-07-17
- 武平:隔空調解 打造交通事故調解網絡平臺2023-05-08
- 武平縣2023年新型顯示產業發展推進會成功舉辦2023-04-27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紅土地遍新綠 閩西大地再掀義務植樹熱潮2024-03-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