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2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戴敏 通訊員 陳威) 當地時間3月2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19次會議,審議批準龍巖地質公園、吉林長白山、江西武功山等6個地質公園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增至47個,繼續穩居世界第一。
世界地質公園與世界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三大世界級旗艦品牌,是以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我省此前已擁有泰寧世界地質公園、寧德世界地質公園。
龍巖世界地質公園地處閩江、九龍江和汀江三江發源地,涉新羅區、上杭縣和連城縣,總面積2175平方公里,轄區內共有25個鄉鎮222個建制村,約31.2萬人口,是一個集豐富地質景觀、優良生態環境、深厚文化底蘊于一體的中大型綜合性地質公園。公園具有梅花山大型復式花崗巖體、冠豸山丹霞地貌、紫金山超大銅金礦、黃連盂石英砂巖地貌等地質遺跡景觀。
據龍巖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市林業局局長張田華介紹,自2016年啟動申報龍巖世界地質公園以來,龍巖遵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操作指南》和“頌造化之神奇,謀區域之長興”的發展理念,歷經8年艱辛努力,最終圓滿完成了創建工作。
近年來,龍巖緊緊圍繞世界地質公園評估驗收指標220個要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關注點和《龍巖世界地質公園創建工作方案》,扎實開展創建工作,有序推進龍巖地質公園軟、硬件設施建設,努力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
在創建過程中,龍巖一方面大抓項目建設,優化園區功能;另一方面突出科研科普,顯現資源優勢。我國唯一的世界特大型金礦——紫金山礦床,在稀有性、典型性、科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價值。近年來,紫金礦業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利用并舉,以紫金山金銅礦為載體,利用地質遺跡資源及紫金地質礦產博物館等,開展多種類型的科普教育、研學旅游,被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填補了省內礦山旅游的空白。
張田華表示,龍巖世界地質公園的成功創建,有利于增進國內外交流合作,推進龍巖高水平對外開放;提高龍巖在國際上的科學文化品位、知名度、影響力和形象;促進地方旅游經濟增長,推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帶動地質遺跡與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成果展示,講好中國龍巖的生動故事和實踐。
責任編輯:趙睿
- 第九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大會舉行 龍巖地質公園線上參會2021-12-17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山川披綠 林海生金2024-03-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