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探索“供銷農場”全托管服務,破解種糧效益低、誰來種糧、耕地拋荒等難題
良策守“糧袋”
東南網7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戴敏 通訊員 溫連光)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糧食問題,既是“國之大者”,也是“民之關切”。
早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對農業問題、糧食問題進行著深邃思考和長遠謀劃,創造性提出并探索實踐大食物觀。多年來,福建干部群眾始終牢記囑托,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推進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培育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供銷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社會化服務組織,“真金白銀”穩糧惠農。去年,我省實現糧食生產面積、產量、單產“三增長”。
近日,在龍巖市新羅區雁石鎮廈中村,筆挺的水稻隨風搖曳,在廣闊的稻田里形成一道道金黃色的稻浪。這是廈中供銷農場的3000畝糧食生產集中連片基地,目前已經在陸續收割早稻。
時下,這種由村集體、農戶、專業合作社三方參與的“供銷農場”種糧模式正在龍巖推廣開來。2023年、2024年,該模式連續兩年被寫入“省委一號文件”;今年3月,省委改革辦公布2023年福建省改革優秀案例評選活動表揚名單,該模式榜上有名。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認為,龍巖市以“供銷農場”全托管模式大力發展糧食生產適度規模經營,為我國南方山區探索了一條邁向現代農業之路。
種糧全托管
糧安天下穩。受“八山一水一分田”等不利因素制約,“田分散、無規模、不經濟”是長期制約我省糧食生產的瓶頸,部分地區存在種糧效益低、農村缺青壯勞力、部分耕地拋荒等現象。
為破解這一難題,2022年,龍巖市供銷合作社牽頭在種糧基礎良好的長汀縣河田鎮等地試點建立供銷農場,為加入供銷農場的132戶農戶的1260畝土地提供育、耕、種、管、收、加、銷全流程社會化服務,以保底收益實現零風險集中托管。
此后,龍巖市供銷社又選擇在拋荒地較多的新羅區雁石鎮,由新羅區供銷社、廈中村黨支部、廈興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建廈中供銷農場,按照農業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模式種糧。
2022年,廈中供銷農場集中1500畝良田建立糧食生產示范基地,由合作社運營,委托第三方提供水稻生產過程的專業化服務,涵蓋育秧、耕田、插秧、統防統治、收割、烘干等全程機械化托管,農場基地使用生物有機肥、復合微生物菌肥及生物農藥防治綠色高效種植。
種糧有托管,收入有保障。供銷農場實行“兜底+二次分紅”的分配機制,農戶除享有700元/畝兜底收入外,還享有合作社“三三制”盈利分配收入(農戶、合作社、村集體各三分之一),更好地兼顧三方利益。
供銷農場運行的第一年,村民保底收入加上分紅,1畝地的收入就達到800多元,村集體也增加了10萬余元收入。“自己的田托管給供銷農場,不用干活1畝就有800多元收入,又解決了拋荒問題,何樂而不為呢?”村民邱敏恩說。
嘗到甜頭后,廈中村村民紛紛主動把田地托管給供銷農場。去年,村里共有153戶農戶參加供銷農場,供銷農場整合周邊村耕地及林地資源3000畝,進一步貫通產銷、融合農文旅,打造集農業生產、休閑、觀光、研學于一體的現代供銷農場。
“供銷農場把耕地集中起來,全程機械化作業,極大提高種糧效益,增加了收入,因此獲得村民廣泛支持。”廈中村黨支部書記袁濤濤說。
各方均受益
4日,走進新羅區白沙鎮巖下村洋頭段,只見4臺打田機、插秧機正在田中來回忙碌,準備插下晚稻秧苗。“這里種植的是謝華安院士研發的‘福香占’,大約10天就可以全部插秧完畢。”新羅區一分田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吳懋華介紹。
以土地規模化帶動服務規模化,是供銷農場的特點之一。“通過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并采取按季托管及利益引導等方式,提高農民參與積極性,實行整村推進、整片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利于農機合作社實行科學計劃生產,有效提升社會化服務效益。”龍巖市供銷社副主任饒輝說,為推動糧食標準化生產,龍巖制定一系列標準,并引進專家團隊,推廣優質水稻新品種,推動生產托管服務標準規范。
多方受益,是供銷農場能持續推廣的關鍵。
巖下村常住人口不足200人,多為老人小孩,村中近300畝農田不少已拋荒。去年開始,巖下村同意流轉260畝農田,委托新羅區一分田農機合作社進行半托管或全托管。
“村里是煙稻輪種,村民每畝可收租金400元,村里依靠煙葉稅返還每畝可得310元,而合作社全年每畝可賺取200元服務費純利潤,三方都受益。”巖下村黨支部書記吳碧華說。
對村民而言,與自種糧食相比,這種模式糧食產量每季每畝可增加45公斤以上,收入每畝增加336元以上,農戶還多出4個月時間外出務工。
今年,一分田合作社為附近鎮村提供的托管服務共6600多畝。
據統計,2023年龍巖全市26個監測點測算,與自種糧食相比,畝產增收10%左右,參與農民每畝增收200~300元,全市直接參與“供銷農場”全托管生產模式的53個村平均增收2.5萬元。
“目前,以廈中供銷農場等為代表的“供銷農場”模式,在解決耕地拋荒、保證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在全區8個鄉鎮先行推廣供銷農場進而覆蓋到全區。”新羅區副區長林德文說。
兜底保障機制則進一步讓參與的農戶安心。
“全托管戶不承擔自然、生產和市場風險,按約定收取托管收益。”龍巖市托管服務面積最大的長汀縣融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負責人傅木清介紹,以長汀河田鎮為例,2023年農機合作社收取托管服務費1160元/畝,向農民承諾交付1000斤/畝水稻干谷,并按照高出糧站價格即1.6元/斤收購稻谷,農戶全程托管每畝單季凈收益440元,加上社會化服務補貼78元/畝,單季每畝可收入518元,與土地流轉每畝500元/年相比,實現“一季抵全年”。
此外,合作社對托管耕地進行水稻種植投保,覆蓋水稻生產全部成本,實現“零風險”托管。同時,統一打造“汀州福米”區域公用品牌,發揮供銷社經營網絡優勢,與大型商超、學校食堂等單位廣泛開展合作,簽訂長期收購合作協議,有效解決糧食銷路問題。
截至6月底,龍巖全市已簽訂“供銷農場”全托管合同8.9萬畝,正在簽訂2.6萬畝,拋荒地復種1960畝。
責任編輯:趙睿
- 龍巖首份中塞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簽發2024-07-11
- 龍巖率先上線工傷網辦服務超市2024-07-10
- 龍巖新羅:工業園區有了“安全管家”2024-07-10
- 龍巖:確保明年春節前重建戶搬入新居2024-06-25
- 龍巖:壯大社區治理“朋友圈”2024-06-24
- 新華全媒+丨福建龍巖全力開展災區救援2024-06-24
- 趙龍到龍巖指導防汛救災工作2024-06-20
- 龍巖上杭:坍塌的“客家第一宗祠”資料全、可修復2024-06-19
- 龍巖新羅區發布防暴雨緊急動員令!重點區域停工(業)、停產、停課、休市2024-06-17
- 我在金砂“講”紅色故事2024-06-14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連城:非遺活態傳承,讓文旅“出圈”更“出彩2024-07-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