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7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戴敏 通訊員 林成龍 劉璐)近年來,龍巖法院通過構建訴源治理體系,依托龍巖市普惠金融司法協同中心(以下簡稱“協同中心”),創新金融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加快金融監管與金融審判的協同,實現金融解紛“1+1>2”的效果。
去年以來,“協同中心”訴前化解金融糾紛9104件,快審快結金融訴訟2713件,減免費用1309.91萬元。
“貸款人聯系不上,我們單方想調解也不成,只能起訴。”近日,龍巖市農商行代理人邱律師向法官感嘆道,“一場訴訟費時費力,要準備復雜的案件材料不說,還要等候應訴、開庭、判決等流程,周期長。”
如何探尋金融糾紛化解最優解?協同中心審判團隊法官表示,要讓高效解紛方式成為金融消費者的最優選,就必須打破人難找、缺政策等調解硬傷。
為此,協同中心通過構建“法監銀”合作體系,共同打造解紛“快車道”。去年3月以來,針對部分貸款人臨近還款期限失聯的現象,協同中心審判團隊通過公安機關、通信運營商獲取當事人實名認證的電話號碼,以電話、短信的形式,通知其到庭調解,從而解決部分貸款人一跑了之、一拖了之的現象。
與此同時,為鼓勵更多消費者選擇以調解的方式化解糾紛,協同中心針對農民、小微企業、城市低收入群體等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加大解紛幫扶脫困力度,創新“小額快調機制”,即根據貸款種類、客戶群體等因素,協調18家銀行出臺了74類調解政策,分期期限均在12個月以上,信用卡免息額達30%的“調解套餐”。
一年時間,“小額快調機制”已適用于4864件金融糾紛,為轄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感謝法院,不到一個禮拜就解決了難題。心中的石頭放下了,我才敢安心地重新開業。”近日,新羅區的郭女士接過協同中心工作人員送來的撤案通知書后,不停地感謝。
郭女士投資的連鎖餐廳,由于前期投入較大,短期內無法實現盈利,陷入無法償還貸款的窘境,被銀行起訴到法院。
了解情況后,承辦法官積極踐行能動司法的理念,不僅幫忙爭取分期還款的優惠政策,還向普惠金融發展中心反饋當事人貸款扶持需求,幫郭女士大大減輕了還貸壓力,餐廳也得以重新開展經營業務。
為有效縮短審理周期,今年以來,協同中心不斷加大支付令、小額訴訟等程序的適用力度,切實提升金融糾紛審判質效。該中心依托信貸產品科學分級,將金融糾紛個性化分類,并針對轄區開展相關業務的22家銀行64類涉訴金融產品,分別制定庭審調查問題,代理人起訴時即可對照進行梳理合同約定、證據材料,做好庭審準備,通過“菜單式”庭審調查,有效縮短了庭審時長。
“以往的判決書雖然邏輯嚴謹,但過于冗長,對于文化程度較低的當事人來說,看起來著實有些費勁。現在協同中心探索了表格式文書,條理清晰,讓當事人一目了然,判決書厚度也由傳統的平均10頁減少至平均2頁。”龍巖市普惠金融協會秘書長曾曉蘭說道。
同時,協同中心還強化與金融機構溝通交流,呼吁從嚴發放信用卡及信用類貸款。根據客戶征信、抵押物等情況,在貸款發放時同步引入公證,一旦逾期不良即賦予強制執行效力,針對存量不良,亦同步對還款計劃進行線上賦強公證,避免重復確權。
“原來賦強公證書可以直接申請強制執行,減去了中間的審判環節,太高效便捷了!”日前,剛剛申請完強制執行的郵儲銀行某支行經理曹先生興奮地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該協同中心還聯合人民銀行,對金融糾紛化解全流程、全覆蓋開展信用幫扶工作。在調解文書中直接加入信用修復條款,對于依約履行的持卡人,由各金融機構及時報送人民銀行進行“信用清潔”,保障持卡人重啟金融消費生活。截至目前,已為2291名持卡人開展“信用脫困”工作。
責任編輯:趙睿
- 增速全省第一 上半年龍巖外貿進出口增長25.8%2024-08-07
- 臺胞遇見“非遺奇妙夜” 望與臺灣陣頭文化作交流2024-08-06
- 山塘村:“紅”“綠”輝映美麗鄉村2024-07-31
- 龍巖AI盛宴:華為引爆人工智能革命,200位大咖現場揭秘產業升級秘籍!2024-07-23
- 福建龍巖:金融活水引“鳳”來2024-07-17
- 《經濟日報》頭版頭條刊發:龍巖奮發2024-07-17
- 龍巖成立“城市金融會客廳” 金融活水引“鳳”來2024-07-17
- 龍巖:銀發族追趕“潮生活”2024-07-12
- 龍巖永定:為環衛工人提供“清涼港灣”2024-07-12
- 龍巖:良策守“糧袋”2024-07-12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永定:為環衛工人提供“清涼港灣”2024-08-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