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19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徐士媛 通訊員 熊川)
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山縣陳城鎮澳角村考察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農村一定會有更加光明的前景,農民會有更加火熱的生活。村級黨組織要發揮火車頭作用,帶領鄉親們做好“海”的文章,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無前。
近年來,龍巖市永定區積極探索“跨村聯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奮力打造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初冬時節,走進永定區湖坑鎮南江村,林木郁郁蔥蔥,溪水淙淙,圓形、方形、八角形、月牙形等形態各異的土樓錯落有致,構成了一幅秋日的美景。
永定區湖坑鎮南江村作為革命基點村之一,擁有26座主要土樓。依托世界文化遺產永定土樓的輻射帶動,南江村將土樓保護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多業態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如今,南江村已榮獲“全國文明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宜居村莊示范村”等15塊國家級“金字招牌”。
2023年,南江村接待游客量超過20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0.4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從2005年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現在的2.5萬元。
然而,南江村的繁榮不可孤立存在。面對周邊村莊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永定區開始探索“跨村聯建”的新模式。
“農村基層組織因受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等因素的影響,發展很不平衡。我們通過大膽探索實踐‘跨村聯建’的黨建機制,進一步統籌資源,凝聚合力,推動鄉村抱團發展。”湖坑鎮黨委書記溫永招表示。
在不改變原有行政劃分和自治主體的前提下,南江村作為中心村,以“1+6”的方式與周邊6個村莊聯合,成立了南溪片區聯村黨總支。這一創新舉措旨在進一步統籌資源,凝聚合力,推動鄉村抱團發展。
南溪片區以地緣、人緣、產業為連接點,聯合打造“十里南溪”土樓溝旅游景區,先后統一策劃實施了夜景工程、民宿集群、十里南溪景觀綠道等20多個項目,將旅游景點串點連線,形成了協同發展效應。在旅游業的帶動下,南中村等周邊村莊也種起了柿子,吸引游客采摘,電商也紛紛上門收購。
“以前,我們種的柿子基本上是在趕集的時候挑到街上去賣,保質期短,損失大,隨著旅游業日益紅火,游客越來越多,不僅在村里就可以賣,而且很多游客來采摘,根本不愁賣。”湖坑鎮南中村村民蘇志新高興地說。
在“跨村聯建”中,南溪片區注重共商共治共享,通過“組織共建、民主共議、產業共建、民生共辦、社會共治”等特色載體活動形式,凝聚鄉村建設“向心力”。經過這幾年的整體開發,南中村等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推行‘跨村聯建’黨建模式后,南江村的產業延伸到了我們村。如今我們村面貌煥然一新,餐飲、民宿、水果采摘等產業越來越有活力,村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南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蘇濤說。
2020年7月,永定區全面啟動“村企聯盟、振興鄉村”筑基工程,南溪片區的7個行政村與福建土樓溝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土樓十里長廊”片區黨總支,逐步開創“以企興村、以村促企、農民受惠”的新局面。截至目前,永定湖坑鎮南溪片區已開發利用土樓9座,主要用于家風家訓展館、民宿、客家文化基地等,真正實現了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發展。
永定區的“跨村聯建”模式,不僅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思路。溫永招表示,在未來的發展中,將繼續探索創新,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打造共同富裕的典范。
責任編輯:趙睿
- 雙輪驅動!龍巖自然資源改革發展新貌煥舊顏2024-11-15
- 龍巖武平:家門口“享老” 托起幸福“夕陽紅”2024-11-15
- 福建省龍巖市兩岸文化和旅游交流協會正式成立2024-11-12
- 淚目!龍巖16歲少年意外離世,卻讓7人重獲“新生”!2024-11-12
- 他以特殊的方式愛著這個世界2024-11-12
- 龍臺青年就業創業交流座談會舉行2024-11-11
- 福建龍巖舉辦第五屆文旅經濟發展大會 現場簽約35.4億元2024-10-31
- 龍巖永定成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中心2024-10-30
- 龍巖:護好“糧倉” 扛穩“糧袋”2024-10-21
- 龍巖新羅區種植“福香占”水稻 畝產創新高2024-10-11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永定:為環衛工人提供“清涼港灣”2024-11-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