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建立“東家評”“專家評”“大家評”多元職稱評價機制,釋放企業人才創新活力
人才“特”評助攻產業升級
東南網2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戴敏 通訊員 郭書賢 溫連光)去年12月18日,中國改革網公布了“中國改革2024年度案例名單”。龍巖市人社局《創新建立企業“特殊人才”職稱評價機制》案例,從全國2000多個案例中脫穎而出,獲評“中國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近年來,龍巖創新建立企業特殊人才職稱評價機制,打破學歷、論文、資歷、年齡等限制,以職稱評價“破題”,充分激發和釋放企業人才創新活力,賦能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
看實績看貢獻
再造專技人才評級通道
記者來到福建宏貫路橋防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時,生產管理部副經理丘瓊芳正在車間查看生產情況。通過特殊技能人才評價機制,她晉升為中級機械工程師。
宏貫路橋是我國第一批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要從事軌道交通鐵路橋梁附屬鋼構件的防腐、預埋電纜槽道、高強度錨具等產品的研發生產。丘瓊芳進入公司10年,從一名市場營銷專業的畢業生成長為機械工程師。
“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和專業要求申報,從專業上我就過不了。”丘瓊芳說,按照原來的評定標準,她無法參評專業技術中級職稱。
此前,龍巖市人社局通過深入調研發現,企業里有許多在關鍵崗位上具有專業技術的人,因各種因素,按照原有的專業技術評價條件,很難獲得相應的職稱。像丘瓊芳一樣的案例并不少見。宏貫路橋人事行政總監陳秀香坦言:“在我們公司,強技術薄理論、缺學歷的情況較為普遍。”
員工職稱上的瓶頸還會影響企業的發展。以宏貫路橋為例,該公司要獲得生產產品授權,需要具備相應資質。員工具備的相應職稱正是企業資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企業的業務拓展。
龍巖市人社局分析認為,廣大民營企業專技人才在職稱評價中存在申報渠道不夠暢通、評價標準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影響了企業技術升級、資質辦理、參與投標和人才創新創業等積極性。
企業有所呼,政府有所應。龍巖在我省率先出臺《建立特殊人才中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綠色通道的實施意見(試行)》,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以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為鮮明指向的人才評價改革新政。
龍巖把獲得過標志性成果或取得工作業績、技術創新、獲得專利、成果轉化等突出貢獻,作為“特殊人才”職稱評價的重要內容,開辟專業技術人才評價綠色通道。同時,當地緊扣產業發展需求,把原本不符合相應系列(專業)職稱申報要求,但在本市上市企業、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省工業龍頭企業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工作,并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得到業內和社會認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納入“特殊人才”職稱評價范圍。
“2023年我曾帶領團隊獲得一項發明專利,得益于新政策,成功晉級為中級職稱。”丘瓊芳說,職稱的晉級既是對個人技能的肯定,更重要的是能激勵自己不斷學習。
釋放人才活力
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效益
創新評價體系,如何保證公正公平?
龍巖建立“事前審查+事中管理+事后監督”機制,把人才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等方面作為“特殊人才”職稱評價硬性要求,對管理期內出現政治素質不過關、弄虛作假、信用不良等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評審結果及取得的任職資格。
人才成色如何,企業最有發言權。“《意見》將原先人社部門的相關權限下放到具備認定資質的企業手中。我們成立了以專業技術人員為主、技術主管與人資專員共同參與的考核組,對申報人員任職以來的職業道德、工作業績、創新成果等進行考核后推薦。”龍合智能裝備制造有限公司人事科負責人說。
除了依托“東家評”,龍巖市還建立“專家評”和“大家評”的多元評價機制。通過評審專家數據庫隨機組成臨時評審小組、動員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積極主動參與監督,有效破除職稱評審行政化傾向,提高評審權威性、精準性、公正性。
在“怎么評”上,龍巖市人社局重塑高效率流程。“我從網上下載報名表,準備好相關材料,專家組評審通過后,龍巖市人社局‘一站式’辦理完成,速度很快。”提起申報過程,丘瓊芳稱贊道。
除了簡化申報流程,龍巖還強化激勵機制,將中級職稱特殊人才納入“才聚龍巖”人才系列體系當中,給予相應人才優惠政策和待遇,并引導企業建立職稱與待遇相銜接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特殊人才的獲得感。
“對于這兩年來11名職稱晉升的員工來說,最直接的好處就體現在收入的增長上。”陳秀香說。
企業也因此獲益。宏貫路橋因員工職稱提升,公司相關資質也得到了提升,新增中鐵授權生產高鐵用的錨具、電纜槽道兩種新產品,年產值6000萬元。
在龍合智能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因10名員工職稱提升,公司資質升級,成功申報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帶動企業主營業務年收入增長25.93%。
據統計,目前龍巖共為82名民營企業特殊人才破格評定中級職稱。其中,機械制造產業占46.4%、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占36.6%。這82名獲評人才帶領技術團隊在生產過程中實際應用和驗證發明專利200多項,帶來直接或關聯性經濟價值超10億元。
“此項創新機制實施以來,獲評中級職稱的特殊人才不僅在企業內部實現了技術崗位級別、職位崗位級別的‘雙提升’,還提高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經濟效益。”龍巖市人社局局長袁偉天說,未來將繼續優化機制,進一步釋放人才活力,為龍巖革命老區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凝聚起蓬勃創新的動力。
責任編輯:趙睿
- 龍巖:培優提能,“鏈”就特色產業2025-02-12
- “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的新解法2025-02-11
- 去年龍巖外貿進出口超460億元2025-02-06
- 以心暖“新”在龍巖 花小豬司機驛站里的新春溫情2025-01-26
- 龍巖新羅率先實現林下經濟經營全類型不動產登記發證2025-01-24
- 龍巖:看文化會客廳在紅土地上昂揚“生長”2025-01-23
- 龍巖新羅發放1號股金型“福林票”2025-01-14
- 龍巖率先實現“福林票”發行全市覆蓋2025-01-02
- 龍巖首個省級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揭牌2024-12-23
- 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討會舉行2024-12-14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永定:為環衛工人提供“清涼港灣”2025-02-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