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正在我市農村廣泛使用。記者從市農業局獲悉,目前全市共推廣農村沼氣3.6萬戶。通過推廣農村沼氣,僅2015年,我市就節電360萬千瓦時,農民節支增收累計可達11.88億元。
農村許多房前屋后建起了沼氣池。
“有了沼氣池,房前屋后的雜草、豬糞、人糞,都進了池子,真是太衛生了。”說起沼氣池的好處,享有“海西沼氣第一鎮”之稱的南安東田鎮的養豬戶們如數家珍。
近年來,泉州市加快以戶用沼氣池為重點的“一池三改”建設,大力推廣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模式,全面推行“豬—沼—果(菜、魚、茶)”等能源生態農業模式,加強“三沼”(沼氣、沼液、沼渣)綜合利用,重點推廣沼液、沼渣做有機肥料改良土壤,培育地力,有效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改善農村環境。
與此同時,不斷加強農村能源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壯大泉州市農村能源隊伍。組織6期沼氣生產工培訓班,422人通過考核合格取得技工證。舉辦38期(含縣級培訓)沼氣維修工培訓班、16期沼氣安全生產和管理知識培訓班,開展農村沼氣大培訓、大回訪活動,受訓人員達上萬人次。此外,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多年來未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
沼氣清潔能源走俏新農村,為廣大農民帶來多元效益。據悉,一個8立方米的沼氣池可年產沼氣385立方,節電100千瓦時,南方綜合利用沼氣每戶年均增收3000元,合計年均增收節支3300元。通過推廣農村沼氣,2015年,我市節電360萬千瓦時,農民節支增收累計可達11.88億元。此外,在農村發展沼氣,還可推進農村生活用能結構調整,減少薪柴砍伐和煤炭等一次能源消耗,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農村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有著獨特的作用。一個8立方米的沼氣池,每年所產沼氣用于做飯、點燈,可替代薪柴2500公斤,相當于保護了林地3.5畝。通過推廣農村沼氣,僅2015年,我市就節柴9萬噸,減少9.7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保護了12.6萬畝林地。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泉州“八條措施”引發各地干部群眾強烈反響2017-04-10
- 泉州3人合騎電動車遇車禍 小孩被壓2死1傷2017-04-10
- 泉州女子偷摘公園花草 被罰栽回原處2017-04-10
- 泉州一男子朋友圈買顆“牙” 被判緩刑罰40002017-04-10
- 泉州一大巴為避行人側翻2人受傷 阿婆不省人事2017-04-10
- 關于印發《福建省培育發展農村污水垃圾處理市場主體方案》的通知2017-04-09
- 生態修復城市修補 泉州集中力量開展古城“雙修”工作2017-04-09
- 閩治理農村污水垃圾引入“領跑者”制度 培育龍頭企業2017-04-09
- 泉州一花季少女誤將劇毒農藥當飲料 命懸一線2017-04-08
- 泉州男子用微信“撩”已婚女 約開房慘遭暴打2017-04-07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被繼父性侵3年!生理期都不放過 懷孕反遭誣賴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