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市政設施 創建宜業宜居園區
●講述人:周冬松(泉州開發區市政公司經理)
1996年底,剛滿30歲的周冬松來到開發區工作。2002年5月市政公司成立,周冬松擔任副經理。他介紹,當時開發區走在前列,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市政設施進行保潔、管理。
市政公司成立后,從垃圾清理清運著手,聘請環衛工人保潔,工作人員進廠向企業做垃圾清運宣傳,慢慢地企業也就自覺傾倒垃圾,街道也變干凈了。從2011年開始,開發區連續5年在全市市容環境衛生考評中獲得第一名。
孵化基地
助力小微企業成功孵化
●講述人:吳特殊(泉州索愛膜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
一心想做膜技術開發的吳特殊,于2004年6月,入駐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
“基地實行校企對接、產學研結合等措施,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據悉,該基地是開發區為了推動企業創新設立的,包括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校創業園、留學人員創業園、軟件產業園、臺灣學者創業園等。
在孵化基地,吳特殊成功申獲科研項目。2010年,吳特殊的索愛膜在孵化基地成功孵化成一家規范化中型企業。在他看來,是開發區成就了自己,“從胚胎到嬰兒、小孩,直至成長,是開發區給了我這么好的成長環境”。
摸索中學習
圍繞實體經濟發展區域資本市場
●講述人:林文彬(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泉州)有限公司 總經理)
2012年,開發區在全省率先設立泉州股權投融資服務中心,探索建設區域場外交易市場。
2013年,泉州市政府與省海交中心合作在開發區設立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泉州運營中心,后變更為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泉州)有限公司,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有了該平臺做基礎,省海交中心在開發區設立福建海峽金融資產交易中心,作為全省金融資產證券化、不良資產流轉的平臺。
如今,開發區已經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資本市場,全區擁有8家上市公司,其中國內A股上市企業3家,位居全市各縣(市、區)第二名。海峽股權泉州交易中心累計掛牌企業451家,直接融資32.76億元,掛牌企業和融資額居全省各地級市首位,成為全市實施“金改”的展示窗口和前沿陣地。
2005年元月泉州汽車基地奠基
一區多園 互動發展
近年來,泉州開發區突破清濛老園區用地基本飽和的困境,積極發揮國家級開發區的載體優勢和品牌效應,以資本為紐帶,以利益共享為依托,匯集各方力量,進行跨區域聯合開發、集約化開發和品牌化開發,培育市場化運作機制下的擴張能力,形成了清濛園區、汽車基地、出口加工區(綜合保稅區)、官橋園區“一區四園”聯動發展的新局面。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泉州開發區將評選 10名“最美企業員工”2016-11-10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被繼父性侵3年!生理期都不放過 懷孕反遭誣賴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