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勸導員提醒騎車群眾要戴上安全帽
■早報記者許奕梅吳嘉曉文/圖
本月起,當你在交通高峰期經過臺商投資區31個行政村主要出入口和學校門口時,都能發現設有交通安全勸導站,勸導員義務協助交警勸導群眾遵守交通規則。
高峰期有勸導員疏導交通
昨日上午11時許,正值小學和幼兒園放學高峰期,記者來到張坂鎮玉埕村玉埕幼兒園門口。校門口設置了一塊“交通安全勸導站”的牌子,四名身著制服的勸導員站在路兩旁,拿著喇叭和警示棒,當看到有不佩戴安全頭盔、超載等違規駕駛情況的騎車群眾,勸導員就會主動上前,勸導其遵守交通規則。
記者發現,在放學高峰期,該路段人車混行,但有勸導員的疏導,原本擁堵的交通井然有序,人和車均能順利通行。
據了解,交通勸導員每天平均三次出來執勤,多在上午、中午、下午的放學和上下班高峰期時間前后。勸導員多由各村巡邏隊員擔任,有個別村的老人協會成員們也會自發參與。在重要節假日、農村趕集日、民俗活動等時候,還會加派人員協助有關部門維持交通。
勸導站實現全鎮全覆蓋
張坂鎮道安辦相關負責人曾先生介紹,根據省道安辦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建設的通知》,在今年12月底前,臺商區要完成省、市道安辦下達的“在60%以上行政村組建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的建設任務。
其中,張坂鎮在今年11月就實現了31個行政村交通安全勸導站的全面覆蓋,并根據村轄區的大小不同,每村分別配備三或四個勸導員。
曾先生稱,勸導員承擔著勸導、糾違、宣傳三大基本職責,并協助相關部門排查轄區機動車、駕駛人基本信息及變化情況,協助指揮疏導交通。而一旦發現或接報交通事故后,勸導員還會及時與轄區片警聯系,協助保護現場、參與救援,協助做好事故調解和善后處理。
“過去農村道路多是交通盲區,群眾交通意識也不夠高,有勸導員的協助勸導和宣傳,更能保障農村群眾生命安全。”曾先生表示。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被繼父性侵3年!生理期都不放過 懷孕反遭誣賴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