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25日訊 讀者小張最近到開元寺游玩,留意到本生院門口石牌坊上的對聯。上面寫到“作一切智善巧船師 度諸眾生使到彼岸”。有文學功底的小張研讀一下,覺得作為對聯來說,對仗不是很工整。
昨天,帶著小張的疑問,我們向專家學者們求教了一番。
小張覺得開元寺的這副對聯不工整,你怎么看?
曾任中國楹聯學會理事的胡毅雄先生,曾著有《泉州對聯叢談》等書籍。查閱后,這句話乃《華嚴經》里的原句。胡先生說,原文句讀應該是“又于生死海,作一切智善巧船師,度諸眾生,使到彼岸。”嚴格說來,不算對仗。不過這屬于摘句對,要求可以稍微放寬些。
華僑大學文學院教授毛翰也認為,雖然不工整,但既出自原句,讀者不必理解為對聯就是了。
將經文用于對聯可有先例?答案是有的。中國書協會員、市書協副秘書長彭新國說,很多前輩從《華嚴經》中集聯,弘一大師就撰有《華嚴集聯三百》。本不必直接將原句作為對聯使用,但可以從好的集聯中挑選。
□延伸閱讀
撰聯“潛規則”,你知道不?
學界認為,對聯很早就有雛形,但起源大約可追溯至唐,盛于明清。現在的對聯形式,是從律詩中演化出來的。
●上下兩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
解讀:華僑大學毛翰教授說,對聯的上下兩聯,要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律詩中的七律、五律,中間兩句就算得上對聯。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人們不斷創造四言、六言、八言、九言,甚至有幾十言、數百言的長聯。最短的聯上下聯各四個字,要求是上下聯必須字數相等、詞性相同、結構相同。
而記者查詢得知,音韻方面,對聯講究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然而這也不絕對。比如岳麓書院的“惟楚有材 于斯為盛”;故宮乾隆爺的書房三希堂“懷抱觀古今 深心托豪素”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書體不限,但別過于“龍飛鳳舞”
對聯開始只是寫些吉祥的話,或者寄托良好的心愿,還有抒發對生活的喜悅和憧憬。比如用在春節、結婚、祝壽等,也有各行業用聯、名勝、屋宇之類的。名勝古跡、廟宇寺院用對聯最普遍,亭臺樓閣榭柱,用上了中國漢字,立刻文藝范滿滿。
解讀:中國書協會員、市書協副秘書長彭新國認為,撰寫對聯的書體不限。只是過于龍飛鳳舞,不易被人辨識的相對不適合。字寫得好才能給人以美的感受。一般的對聯用楷書、隸書、行書來寫。如果是掛在客廳、書房做裝飾用,可以用輕松活潑的字體。對聯用紙喜用紅紙,而哀悼的對聯就用白紙或者藍紙。
聽到這,可以說對聯的字數不絕對,音韻不絕對,字體也不絕對,但是還得遵守基本的規則。
泉州名聯,聽過嗎?
古城泉州,很多地方抬頭望聯。
泉州市區地方志學會理事許月才先生提供兩本書籍《溫陵聯話》、《泉州市寺廟宮觀楹聯選集》,原來前輩們早早就將古城的精彩對聯輯錄下來了。
●贊金榜題名類
唐德宗貞元八年(792年),泉州人歐陽詹與韓愈同科中進士,被贊譽為“龍虎榜”。宋代時朱熹在歐陽詹故居作一聯“事業經邦,閩海賢才開氣運 文章華國,溫陵甲第破天荒”,贊歐陽詹是閩人中進士的第一人。
●夸城市有品位類
泉州開元寺天王殿有朱熹所撰,1938年由弘一法師書寫之木聯:“此地古稱佛國 滿街都是圣人”。
●譏諷警示類
最出名的有,通淮關岳廟有聯耐人尋思“詭詐奸刁,到廟傾城何益 公平正直,入門不拜無妨”。此聯作者不詳。現存資料記錄,為香港信徒林瑞珍重新刊立,陳文杰手書。要拜神,進門前提醒你,要先反省一下自己。
還有清源山賜恩巖祀觀音大士,明朝思想家李贄撰聯“不必文章稱大士 雖無鐘鼓亦觀音”。用“觀音大士”嵌入聯中活用,諷刺當時不學無術的讀書人。李贄敢于說話的風格躍然其上。
●深沉挽聯類
出彩的有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為弘一大師墓塔寫的聯:“千古江山留勝跡 一林風月伴高僧”。此聯刻在清源山彌陀巖上,也刻在南安雪峰寺晚晴亭旁的巖石上。
還有對聯那些趣事
要說起對聯的趣事,泉州市區地方志學會理事許月才,分享了他整理收集的“段子”。
●王羲之截斷對聯防“盜”?
近代書法家王羲之從山東移居到浙江紹興。喬遷之喜又值新春之樂,王羲之情興大發,揮毫寫了對聯:鶯啼北里;燕郊南鄰。剛貼不久就被書法愛好者揭去了。除夕臨近,急得夫人不得不催他再寫。王羲之一想,嬉笑著取過文房四寶,又捻筆寫了一副,叫兒子攔腰截斷,各先貼上半截:“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這下果然沒人敢偷了。直到初一黎明,王羲之親自將春聯下半截貼上,成為“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街鄰一看,無不鼓掌稱妙。當然細想這個故事可能是編造的,對聯的歷史若始于唐,那么早這么多年的王羲之是怎樣知道作對聯的規則呢?
●美女出一聯征對招親
還有美女從不缺少話題,而且總號稱“史上最難”。
有位才女生前滿腹珠璣。妙齡時出一聯征對招親,其聯曰“煙鎖池塘柳”,隱含“金木水火土”的偏旁。來答的人除了平仄要考慮,意思也要對得起巧??墒嵌嗄昃谷粺o人能對,所以才女只得獨身一人。據說,有“天下第一才子”之稱的紀曉嵐對的下聯是“炮鎮海城樓”,被稱為最佳。也有人對“桃燃錦江堤”、“燈垂錦檻波”之類的,答案顯然不是唯一的。(海都記者 吳月芳 黃謹 文/圖)
(閩南網)
責任編輯:肖舒
- 泉州“八條措施”引發各地干部群眾強烈反響2017-04-10
- 泉州3人合騎電動車遇車禍 小孩被壓2死1傷2017-04-10
- 泉州女子偷摘公園花草 被罰栽回原處2017-04-10
- 泉州一男子朋友圈買顆“牙” 被判緩刑罰40002017-04-10
- 泉州一大巴為避行人側翻2人受傷 阿婆不省人事2017-04-10
- 生態修復城市修補 泉州集中力量開展古城“雙修”工作2017-04-09
- 泉州一花季少女誤將劇毒農藥當飲料 命懸一線2017-04-08
- 泉州男子用微信“撩”已婚女 約開房慘遭暴打2017-04-07
- 女子持利器闖宿舍試圖跳樓 民警被抓成大花臉2017-04-07
- 泉州:清明掃墓祖墳被挖先人遺骸沒了影!2017-04-06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被繼父性侵3年!生理期都不放過 懷孕反遭誣賴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