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撥打本社24小時熱線96339反映,泉州市區一些主干道的非機動車道上,有不少減速帶,騎車過去若不注意沒減速車輛就會飛起,影響交通安全。昨日,市交警支隊設施大隊組織對這些私設的減速帶進行清理,主要拆除刺桐路、津淮街、田安路等道路非機動車道上私設的減速帶,初步統計拆除約9處,累計110米。
交警拆除刺桐路上的私設減速帶
走訪 有人騎小黃人經過摔倒
近日,記者來到市區津淮街,在津淮街新城花園路口處,路口兩側的非機動車道上,各設有一條減速帶,減速帶長約5米。記者在該路口看到,不少電動車經過該路口都緊急剎車,緩緩地通過減速帶,一些電動車則選擇繞過減速帶,選擇走減速帶未覆蓋的地方。一位阿姨騎著電動車沒注意到減速帶,快速通過后車直接彈起,發出明顯的聲響,連車籃子內的一袋桔子都彈到了地上。
除了電動車,還有小黃人也被這些減速帶坑害,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前幾天晚上,他騎著小黃人走在刺桐路上,因趕著回家,車速較快,在經過刺桐南路一個路口時,感覺撞到了什么,車子突然飛了起來,他沒控制住車把就摔了一跤。坐在地上的張先生回頭看才發現原來是后面有一條減速帶,長約2米,高約5厘米。張先生說,晚上光線較暗,沒注意看,他在路上也曾看到有人騎車過減速帶而摔倒。
整治 嚴禁在道路上私設減速帶
昨日上午,泉州市交警支隊設施大隊組織工人對這些私設的減速帶進行清理。
對于私設減速帶,交警部門明確表示,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在道路上私設減速帶。該負責人說,由于減速帶容易損壞,損壞后露出路面的螺釘又會扎破輪胎,須頻繁進行維護,且瀝青路面經多次打釘后容易發生路面層松動,造成減速帶無法固定,車輛通過減速帶時會發出明顯聲響,造成噪聲污染,影響周邊居民生活。
“主干道沿線的單位車輛借用非機動車道進出,非機動車道擁有絕對的優先通行權,機動車應減速觀察,確保安全后方可借道通行。”該負責人說,因此沿線單位通過在非機動車道上安裝減速帶來確保本單位車輛快速進出的方法是不允許的。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四條,未經批準,擅自從事影響道路安全活動的,由道路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恢復原狀,可以依法給予罰款;致使通行的人員、車輛及其他財產遭受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責任編輯:林航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被繼父性侵3年!生理期都不放過 懷孕反遭誣賴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