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遷新居,蔡阿婆喜上眉梢。
連日來的冷空氣,讓人不禁打起了寒戰,但對于鯉城區87歲的黃必旺老伯以及南安官橋78歲的蔡寶珠阿婆兩位老人而言,因為一群可愛善良的人,讓他們在這個寒冬里感到溫暖十足。
喬遷新居 風吹雨打都不怕了
“今天可以說是我這輩子最開心的一天了。”78歲的獨居老人蔡寶珠阿婆興奮地說道。因為接連的臺風,蔡阿婆所居住的百年古厝搖搖欲墜,官橋助學志愿者協會為蔡阿婆籌得近3萬元善款建房(詳見本報2016年11月7日報道)。經過近2個月的建設,蔡阿婆的新居終于建成了,前天正式搬入新居。
前天上午10時許,志愿者一行十余人,手拿肩扛帶著大量的生活物資前往蔡阿婆的新居,幫其搬新家。床、被褥、電磁爐、小櫥柜……全部都是新的。志愿者們的到來,讓小平房里瞬間熱鬧起來。大家忙前忙后,安裝新床、架設洗漱臺、擦拭桌椅等。“這個我自己擦,這個我來弄就好了,我去泡茶給你們喝……”看到忙碌的大家,蔡阿婆興奮得不知所措。一位志愿者拿了把小凳子讓蔡阿婆坐下,他說:“你坐著就好,今天你就負責開心,其他的交給我們。”
因為天冷,加之臨近春節,志愿者們還特地給蔡阿婆買了多套冬衣防寒。在大家的建議下,蔡阿婆一一試穿。看到大家爭著幫她扣扣子、試新鞋,蔡阿婆眼眶濕潤了,她說:“每一件衣服我都好喜歡,都合適。你們怎么對我這么好,我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為了給新家增加喜慶的氣氛,志愿者們還特地在新家的門框上張貼春聯,以示喜慶。
志愿者鄭邦達告訴記者,由于古厝旁邊并沒有多余的空地,蔡阿婆的新居只有30.8平方米。整個房子建下來都十分順利,但美中不足的就是沒有粉刷白墻。他說:“房子面積太小,工人們都不想做。本來志愿者想自己刷墻,但阿婆一直堅持不要。她說,能住這樣的房子,她已經很知足了。”
蔡阿婆說,之前她從未奢望過自己能搬進這樣的房子里。以后,風吹雨打她再也不用害怕了。對于志愿者們的幫助,不善表達的她只是一直對他們說著“謝謝”。
看到黃老伯行動不便,萬師傅將他背上車。 (馮先生 供圖)
公交車上 駕駛員乘客愛心接力
24路公交的萬金成師傅熱心助人的事跡,本報曾多次報道過。萬師傅將助人當成了自己工作的一部分,他一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助人的隊伍中來,讓社會更加溫暖。這回,他的愿望實現了。
2016年12月29日中午12時許,萬師傅從客運中心站發車,在途經鯉城公安分局站時,他遠遠就看到一名白發蒼蒼的老者從馬路對面慢慢地挪動著。萬師傅認出他是24路的常客,其家住火炬工業區浦口站附近。進站后,他停好車,立即下車走到馬路對面,接過老人手中的東西,一把將老人背起來,并將其安頓在愛心專座上。萬師傅說,當時車上一名年輕人看到他的舉動后,拍下了他背老人的一幕。到達浦口站時,萬師傅又將老人背起送至馬路對面。而拍照的年輕人就一直跟在他的后面。“因為急著行車,我沒辦法送老人回家,那名年輕人主動請纓,說要把老人送回家。”萬師傅說,“看到年輕人扶著老人遠去的身影,我也非常感動。那個年輕人原本還要好幾個站才下車。”
記者聯系上了萬師傅所說的年輕人——馮先生。來自重慶的馮先生已在泉州務工多年。他說:“我也是被萬師傅的舉動所感動,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因為老人腿腳確實不便,自己護送也只不過是舉手之勞。當時,馮先生本來想背老人回家,但是老人卻堅持要自己走。幾十米的路程,馮先生攙著老人走了近10分鐘。
據了解,萬師傅和馮先生愛心接力幫助的老人名叫黃必旺,家住在鯉城火炬工業區浦口,今年已87歲高齡了。當記者找到黃老伯時,老人向記者豎起大拇指,對萬師傅和馮先生連連夸贊“真是兩個好人”。據了解,老人每次出門都是獨來獨往。因為萬師傅和馮先生的舉動,老人感到心里特別溫暖,一再囑咐記者要替他好好表揚一下他們。
責任編輯:林航
- 熱心依姆志愿服務時摔傷 居民紛紛捐款奉獻愛心2017-11-08
- 加拿大研究顯示:看自然美景會讓人更快樂,提升整體幸福感2017-11-07
- 在榕高校普法志愿者隊伍成立 首場報告會開展2017-10-17
- 石獅60多名志愿者清理灘涂上的垃圾 3年清理740噸2017-10-03
- 福州50名黨員志愿者整理共享單車 維護城市秩序2017-09-18
- 福州加強宜居宜業家園建設 讓全民共享文明創建成果2017-09-15
- 福州成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 進地鐵站服務市民2017-09-11
- 福州志愿者巡查市政設施 及時上報修復去“病害”2017-08-26
- 福州文明單位志愿者持續為地鐵護航2017-08-22
- 市民爭當志愿者 烈日下“志愿紅”為榕城添彩2017-08-21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公交新增100輛“小白”電瓶車 預計下月投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