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盡情享受親情與美食。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三餐尤其是節日期間經常安排滿桌的雞鴨魚肉,往往忽略了飲食的均衡搭配。記者從各大醫院了解到每年春節假期,因為各種“節日病”前往就醫的患者都在增加。
健康中國年(新華 圖)
酒精中毒 不能使用鎮靜劑
春節期間,不少人因為醉酒而被送到醒酒中心。親朋好友節日聚餐少不了喝兩杯,那么,喝什么酒、怎樣喝才能降低酒精對肝的傷害?
東南酒后康復中心主任林緒明表示,喝酒前最好墊墊肚子,半飽的狀態可以減緩胃對酒精的吸收速度,從而降低肝臟代謝的負擔。另外,還可以在喝酒前先喝些牛奶,吃些肉,給胃“刷”上一層保護膜,減慢酒精的吸收速度。還可以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粗糧、奶類、蛋黃、菇類等,酒精在肝臟中的代謝需要它們的幫助。如果慢慢喝,給酒精揮發留出足夠的時間,那么,肝的損傷會減少,也不容易喝醉。
林緒明提醒,酒精中毒后,除了有嘔吐現象外,在神經興奮期時還會有話多、言語不清、動作笨拙等表現。如果意外喝多了,可喝一些白開水,但最好別吃東西了,否則可能引起嘔吐,也不要喝茶醒酒,茶葉中含有鞣酸和茶堿,會刺激胃酸分泌。如果患者出現嘔吐,應立刻將其置于穩定性側臥位,讓嘔吐物流出。注意保暖,同時要檢查患者呼吸、脈搏及反應程度,如有必要立即使用心肺復蘇術。對于昏迷者,要確保其氣道通暢,必要時應送醫院。
胡吃海喝,還會導致消化系統疾病。為保護春節期間腸胃健康,專家建議,要少吃油膩、生冷的食物,避免對腸胃造成刺激;另外,要注意休息,并保持適當運動,以促進消化,保持腸胃健康;對于一些本來就有胃腸道疾病的人,一定要更加重視春節期間的腸胃保護,要堅持吃藥,避免停藥帶來更嚴重的問題。
腌熏少吃 防止癌細胞累積
春節期間,吃腌熏肉的頻率也多了起來。專家提醒,腌熏食品含有致癌物質,建議市民盡量少吃腌熏食品,多吃新鮮蔬果。
福醫大附二院腫瘤科副主任醫生葉凱副教授提醒,直腸癌是目前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癌癥,目前,我國結腸直腸癌患者數量不斷增長,年均新發結腸直腸癌病例達17.2萬例。2002年結腸直腸癌發病率僅為7%,如今已將近翻倍。就本地來看,四五十歲的人是危險人群,但該病有年輕化趨勢,最小的直腸癌患者僅18歲。
炭火燒烤、熏醬食物,在其制作過程中,食物的脂肪滴于火上,產生苯并(α)芘依附于食物表面,該物質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癌作用。苯并(α)芘隨食物進入人體后,可在人體蓄積,長期食用炭火燒烤、熏醬等方式制作的食物,會增加胃癌、腸癌的風險。
專家忠告,為降低發生直腸癌的危險性,在日常生活中應積極主動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節日期間腫瘤患者應多選用以蒸、煮、燉、燒為主的菜品,避免煎、炸、燒烤食物,減少因烹調方法造成的消化不良或熱量攝入過高。有的因治療產生味覺異常而導致食欲下降的患者,在烹調中可選擇酸、甜、咸、辣味型來改善味覺以達到增強食欲的目的。
什么都咬 牙齒“受不了”
大年初二,新婚的林先生第一次陪妻子回娘家走親戚。席間,觥籌交錯,喝了一些白酒后,小舅子提議再來幾瓶啤酒。家里一時找不到開瓶器,林先生張嘴就去咬酒瓶蓋。“嘎嘣”一聲,牙齒壞了。
泉州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莊文捷提醒市民,不論節日還是平時,增強日常防護保健意識十分重要,在大飽口福的同時也要善待自己的牙齒,對于已經檢查出有牙病的患者來說,及時治療非常重要,全面清潔和護理口腔,對于緩解牙痛癥狀,預防和治療口腔疾病發生也有重要作用,除了做好口腔清潔保健外,還要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注意作息有規律,避免過度疲勞。
小心堅果 異物卡喉患者增多
還有一些市民與家人或朋友“胡吃海喝”,一不小心就讓異物卡了喉。小朋友抵擋不住零食的誘惑,見什么都想吃,更容易“中標”。
泉州市兒童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鄭敬陽介紹,氣管、支氣管異物是兒童危急重癥之一,如果異物堵在了主氣道,呼吸完全被阻斷,絕對是致命的。如果情況不是很危急,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首選辦法最好及時送醫院治療,取出異物。在日常生活中,嬰幼兒家長應增強異物防范的意識,并且將可能造成異物的食物(如堅果)及物品置于嬰幼兒可觸及的范圍之外,盡量避免氣管、支氣管被堵異物。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公交新增100輛“小白”電瓶車 預計下月投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