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轉反應表”寫滿了能治療的各種病癥
另一個電療體驗館 數名男子守門
而在市區碧水灣小區樓下,也開著一家名為“南都嘉美康健康管理中心”的免費體驗館。12日下午,記者欲一探究竟,只見該體驗館兩邊被卷簾門擋著,只留下中間一個玻璃門可以進入,門口站著三名男子。記者欲進店,被其中一名男子攔住。
“你要做什么?”該男子問道,記者表示路過好奇,想看一下,體驗一下。該男子呵斥道:“看什么看,沒什么好看的。”然后,不一會兒他們就將大門關上,離開了現場。
據周邊居民介紹,該健康管理中心才開不久,每天都有不少老人進店體驗,有固定的“充電”時間,剛開始還會送雞蛋等小禮品,“應該要老人或者老人帶的熟人才讓進。”
“電療騙局”多地上演 涉事電療儀被曝不合格
咨詢室掛滿錦旗
有這么神奇的充電療法,還需要醫生做什么?記者查詢發現,這種電療儀騙局,全國各地都曾出現過,這些人針對老年人的心理,先給其好處后,讓老人免費體驗,讓老人相信其神奇功效,然后再引導老年人高價購買產品。而這些體驗館,有的甚至沒有經營許可證,有的產品不合格,有的甚至涉嫌非法行醫。
相關機構未取得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記者發現,醫圣還原電子治療儀體驗店墻上掛著的營業執照中,名稱為“泉州市豐澤區志遠醫療器械經營部”。
記者從泉州市食藥監局獲悉,這家名為“泉州市豐澤區志遠醫療器械經營部”的經營范圍在2016年10月18日進行變更,變更前經營范圍包括“銷售醫療器械;零售預包裝食品、保健食品、家用電器、電子產品(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變更后經營范圍包括“銷售醫療器械、醫療器械咨詢服務;零售預包裝食品、保健食品、家用電器、電子產品(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在工商取得營業執照后,想賣醫療器械,必須到食藥監局取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不過,這家‘豐澤區志遠醫療器械經營部’并沒有取得食藥監局的經營許可證。”泉州市食藥監局醫療器械監管科相關負責人介紹。
“醫圣電療儀”曾被曝不合格
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查到,醫圣還原電子治療儀,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2年第2期(總第53期)國家醫療器械質量公告中,被曝光為17個高電位治療設備質量監督抽驗不合格產品之一,并被省(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規定進行查處。
體驗館涉嫌夸大宣傳
此外,這家體驗館宣稱包治百病,夸大了電療儀的作用,可能涉嫌虛假宣傳。根據《醫療器械廣告審查辦法》第十八條規定,向個人推薦使用的醫療器械廣告中含有任意擴大醫療器械適用范圍、絕對化夸大醫療器械療效等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內容的,省級以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一經發現,應當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在違法發布廣告的企業消除不良影響前,暫停該醫療器械產品在轄區內的銷售。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此前,在其他地區,也有不少類似的體驗館因夸大宣傳被查處。
此外,記者昨日還從泉州市衛計委醫政科了解到,根據相關規定,“理療”屬于診療活動,任何單位和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否則為非法行醫。
醫生建議
電療儀只起理療作用 要到醫院正規治療
針對電療儀的使用以及能否治病,醫學界普遍認為,電療儀一般都只有理療的作用,也就是調節人體機能讓肌肉放松促進睡眠,從而讓某些癥狀得到初步緩解而已,要根治病情還是要到醫院去做正規治療。
而一些廠家宣稱高電位治療儀能包治各種骨病,顯然被神化了。電療一般都是針對局部理療,不可能達到全方位治療。因為一般而言,“治病必求于本”。要想治療疾病都需要了解病因,而每種疾病的成因非常復雜,僅用一臺儀器便可包治百病,顯然違背醫學常理。這種儀器作為醫療器械,雖然有一定作用,但還是建議消費者謹慎使用,不要被商家忽悠。電療儀雖然有理療作用,但如果老人家使用時間長了,容易出現頭暈等不適癥狀。
部門提醒
“免費體驗”是隱蔽的商業欺詐行為
對于“免費體驗”這類消費現象,工商部門特別提醒廣大市民,千萬不要相信所謂的“免費體驗”,它只是讓人放松警惕、引人上鉤的誘餌。
一些唯利是圖者利用消費者普遍缺乏專門醫學知識、年紀大渴求身體健康的消費心理,在所謂的“免費體驗”過程中進行心理暗示,隨意夸大宣傳療效,讓人不知不覺中認可其產品,這是一種非常隱蔽的商業欺詐行為,其最終目的就是變著法子讓人掏錢買產品。
相關報道
人體長期處于靜電場中是有害的
記者查詢發現,全國多地新聞媒體對電療儀騙局均有過報道。
去年4月份,《楚天金報》對嘉美康“洗腦術”進行曝光,體驗中心聲稱能治各種病,用了電療儀7個月的老人,突然暈倒,住院一個多月才康復。還有一名老人用一年多病沒好去世了,家人想退產品哪料店已搬走。
去年3月15日,江蘇蘇州電視臺報道,老人沉迷“集體上課”,欲花1.9萬元購買嘉美康高電位治療儀,老人的子女認為,健康管理中心的講課形式像傳銷,讓人不可思議。
去年1月,《福州晚報(微博)》報道,嘉美康健康管理中心每天忽悠7批共數百名老人免費“充電”,一些老人十分入迷,要求子女購買售價上萬元的治療儀,如果不買就罵其“不孝”;當地醫療器械銷售者稱,高電位治療儀的成本只需兩三千元,人體長期處于靜電場中是有害的。
相關鏈接
這9類騙法 請老人提高警惕
1.“專家義診”免費講座:不法商販在住宅小區、早市或公園推銷藥品、保健品或醫療器械,通過免費體檢途徑,達到推銷產品的目的。
2.大肆宣傳療效:任何保健品最多只能起到保健作用,并不能起到治療作用,而不法商販大肆宣傳療效。
3.產品“包治百病”:宣傳產品神乎其神,對大部分的內科疾病都有效果,甚至“包治百病”。
4.“慢性病也能治愈”:說乙肝、糖尿病、高血壓等世界醫學難題能通過用保健品治愈,違背醫學,滿足患者急于想治愈、不想長期服藥的心理。
5.“進口、專利、高科技”:打著“進口、專利、高科技、綠色環保”的旗號,吸引老年消費者。
6.“免費旅游”、“免費體檢”:以免費專車、旅游、贈送體檢等“策略”推銷保健品。
7.“陪聊”搞感情促銷:有些獨居老人,很希望與人交流,騙子們就抓住這一點搞感情促銷,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就開始推銷價格不菲的產品。
8.步步設套,最后“走人”:第一天辦完免費講座,并贈送洗衣粉等物品;第二天推銷某低價物品,稱回家試用,可退貨退錢;第三天如期退貨退錢,并推銷另一高價物品,一般好幾百元,仍承諾退款;第四天“走人”。
9.“保健品能發財”:某廠商稱“健康投資”回報豐厚,只要購買企業生產的保健品,不僅可以獲得包括境外旅游在內的種種豐厚贈品,更誘人的是可以獲得大量該集團公司的原始股票。
責任編輯:楊林宇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公交新增100輛“小白”電瓶車 預計下月投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