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勁揚帆正當時,砥礪奮進書華章。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激情滿懷,加快建設現代化泉州。18日起,《泉州晚報》推出“砥礪奮進的五年”欄目,圍繞“五個泉州”建設,聚焦脫貧攻堅、重大工程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民生福祉改善、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回顧過去五年里的可喜變化,一起傾聽群眾的幸福感言,充分展示十八大以來泉州各項事業發展的非凡歷程和輝煌成就,帶您憧憬催人奮進的美好明天,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邁過“四五六”千億元關口
“今年福建設區市經濟總量的頭把交椅依然歸屬泉州!”新春伊始,喜訊傳至。以6646.63億元的數字、近全省四分之一的體量,泉州連續18年為福建經濟提供最強動力,當之無愧地成為八閩大地的衛冕冠軍。
思路決定出路,行動創造未來。五年來,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向來善于在逆境中鼓起干勁、在危機中搶得先機的泉州厲兵秣馬,在市委統一部署下,接續奮斗、務實運作,頂住了嚴峻的下行壓力,扛起了福建發展的紅旗,始終朝著“創新、智造、海絲、美麗、幸福”的現代化泉州大步邁進。
綜合實力,上新臺階。搶抓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機遇,泉州深入落實省委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部署,全力推進穩增長、防風險、調結構、促轉型。過去五年里,全市GDP過“四”、斬“五”、破“六”,邁過三個千億元關口,將經濟發展刻度一路上撥至6646.63億元的高度;人均GDP在2012年、2013年接連首次突破9000美元、1萬美元大關,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高位持續增長,百姓幸福指數節節攀升;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東亞文化之都、國家生態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等諸多榮譽,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觸手可及。
轉型升級,碩果累累。在打造制造強國的集結號下,短短五年時間里,泉州成為“中國制造2025”首個地方試點,率先啟動了“泉州制造2025”及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和質量品牌提升三個專項行動,推進企業全方位創新;編制實施了17個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形成紡織服裝、鞋業、石化、機械裝備、建筑建材五大千億產業集群;領先開展了數控一代應用示范,成功引進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華中科大(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術研究院等36家高端平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裝備數控化率達40%。一步到位搶占高端——晉華存儲器集成電路、蓮花汽車、中科三安“植物工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項目落地生根;“互聯網+”行動深入實施,59個眾創空間加快建設,泉州(網商)虛擬產業園成閩首個服務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的專業園區,全國電子商務示范城市、中國快遞示范城市相繼成功獲批。(記者 陳林森)
責任編輯:楊林宇
- 發展藍圖怎么畫? 今年泉州GDP預計增長8%2017-01-11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公交新增100輛“小白”電瓶車 預計下月投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