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雖然已經過去,但節(jié)日所帶來的歡樂依然是孩子們這些天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對于家長們來說,為了讓孩子過得快樂,免不了要“掏腰包”給孩子買份禮物,或者請孩子“下館子”。當然,這樣的“消費支出”家長們大都樂于接受。他們苦惱的是:孩子背著他們在“亂花錢”,比如私自購買游戲幣或者價格昂貴的物品,用父母手機中的微信錢包給同學發(fā)紅包,在網絡上“打賞”……面對此類“亂花錢”的現(xiàn)象,家長該怎么辦呢?

      小孩拿七千多元買了手機

      一個小孩揣著幾千元去店里買手機,家長知道后要求退貨,并因此與商家發(fā)生爭執(zhí)。近年來,這樣的事情并不鮮見。近日,記者在市12315投訴臺采訪時,便了解到這么一起因孩子“亂花錢”引發(fā)的糾紛。

      “在上個月的時候,有一個孩子,自己拿了七千多元錢跑去手機店里買蘋果手機。”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名孩子才12歲,他看中了店里的一款價格7199元的蘋果7代手機。剛開始的時候,店員看他是小孩,不敢將手機賣給他,這名小孩卻“鍥而不舍”去了多趟,并最終買到了手機。

      “買這么貴的手機,沒有大人的同意,店員怎么能將手機賣給孩子呢?”事后知道此事的家長有些氣憤,隨即找商家理論,要求退款。但商家表示,手機已經被激活,無法全退。雙方為此發(fā)生了糾紛。后經12315工作人員調解,商家退還了部分購機款。

      類似的事情并不少。比如,有一個還在讀小學的孩子,在去年的時候,多次拿家中的錢到家附近的一家店里購買游戲幣,然后自己進行充值,短短一段時間便花了數(shù)千元。家長在知道此事后十分吃驚,在責罰孩子的同時,對于商家私自向未成年人銷售游戲幣的做法表示氣憤。據(jù)12315投訴臺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孩子背著家長“亂花錢”引發(fā)的糾紛有過多起。在這些糾紛中,孩子們購買的也都是一些價格不菲的手機、數(shù)碼產品或者一些知名品牌的穿戴用品。

      在與一些學校教師交流中,記者還了解到,有的學生私底下還“互相交易”,交易品包括自行車、手機等較為貴重的物品。“我們學校禁止學生帶智能手機進校,但私底下偷帶的學生不少。有個讀初一的孩子,看到一個同學使用一部蘋果手機,很想要,便從家中偷拿了一些錢,再把自己平時騎的自行車也抵上,終于把那部蘋果手機‘買’到手。”而在事后,這位學生面對家長的質疑,卻謊稱自行車被盜,而手機則是“找同學借來用幾天”。直到幾周后開家長會時,找老師與孩子同學了解后,家長才知道孩子手中蘋果手機的“來歷”。

      用手機“任性花錢”孩子漸多

      購物付款、轉賬、發(fā)紅包……生活中有這些需求時,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使用手機支付。通過手機中微信錢包、支付寶,動動手指頭,就可以快捷地完成交易。或許,你以為這些都是成年人的“專利”,殊不知,許多孩子也開始使用手機支付,其中不乏一些“任性者”。

      市民陳女士告訴記者,他孩子今年讀小學五年級,不知何時開始,孩子迷上了“手機K歌”。“K歌軟件里有打賞功能,花錢充值后就可以給他人打賞了。我查了一下,一個多月時間,孩子打賞就花了一百多元錢了。”陳女士說,孩子經常拿她的手機去聽歌,她一直沒在意,覺得聽聽歌也沒什么不好的。后來才知道,孩子在聽歌時,經常給他覺得唱得好的歌手打賞,“賞金”從幾元至幾十元不等。而這些打賞的錢都是從她的微信錢包中直接支出。“因為孩子平時要看作業(yè),或者完成一些學校布置的網絡作業(yè),手機上也設置有孩子的指紋,使用微信錢包充值時只要按指紋就可以完成小額支付了。”事后,她還了解到,孩子身邊的一些同學也有類似的行為。

      根據(jù)陳女士的介紹,記者在手機應用市場中查找發(fā)現(xiàn),有不少“手機K歌”軟件,這些軟件中大多有打賞功能。記者下載安裝了一款名為“酷狗音樂”的軟件,在其中的“唱歌”頻道,隨意點開一首網友唱的歌曲,在屏幕下方菜單正中間“禮物”按鈕十分醒目。打開后看到,里面的“禮物”種類繁多,除一個是免費外,看到的都是要支付“唱幣”的禮物,其需要的唱幣從幾枚到數(shù)萬枚不等。當記者選擇了一款標注價格5.2萬唱幣的鉆戒準備打賞時,系統(tǒng)提醒記者要先充值。根據(jù)充值頁面的提示,充值1元錢可兌換100枚唱幣。瀏覽這款軟件時,記者看到,許多歌曲頁面上均有“粉絲貢獻榜”“評論區(qū)”,從一些評論的語氣和講述的事情中,記者發(fā)現(xiàn)不少青少年的身影,他們大多有過給他人“打賞”的經歷。

      除了打賞外,不少孩子也喜歡上了“發(fā)紅包”。市民黃先生告訴記者,上個月的時候,他有一張銀行卡被孩子花掉了100多元,追問孩子才知道,原來孩子把那些錢用在同學微信群中發(fā)紅包了。據(jù)其介紹,他孩子讀小學三年級。去年的時候,孩子說班上很多同學都有用微信,所以也用他手機注冊了一個賬號。今年年初的時候,孩子說,有同學在微信群里發(fā)紅包,因為孩子微信號沒有綁定銀行卡,沒法玩“搶紅包”游戲。央不住孩子請求,他便將自己的一張銀行卡綁定在孩子的微信賬號上,沒想到孩子竟然用這張卡給微信錢包充值,并在同學微信群中“發(fā)紅包”。據(jù)其孩子講述,剛開始時,只是在微信群中“搶紅包”,后來有同學讓他也發(fā)個紅包,孩子便試著用父親的銀行卡充值,沒想居然成功充值。此后一段時間,孩子先后在同學微信群中發(fā)了幾十次紅包,經不住同學的起哄,最多的一次還發(fā)了一個50元的紅包。

      采訪中,還有一些家長反映稱,孩子會使用家長手機上的支付寶在網上購物,而家長們往往都是事后才發(fā)現(xiàn)。

      如何避免孩子“任性花錢”?

      對于孩子“亂花錢”行為,市12315工作人員表示,依據(jù)現(xiàn)行的《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相關規(guī)定,10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僅能從事與其年齡相適應的民事活動或者訂立純獲利益的合同,超過這一范圍的需要獲得家長的追認才能生效。這意味著,10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瞞著家長購買一些價格不菲的物品時,可能是無效的。記者從一些媒體的報道中,看到了多起“孩子購物后家長起訴商家要求退款”的報道,不過,因為對“哪些才算與孩子年齡相適應的消費行為”認定各地存在不同,所以并非每個家長的起訴都能獲得勝訴。值得注意的是,將于今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民法總則》,將未成年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降”到了8歲。所以,規(guī)范和引導孩子進行理性消費,變得更加重要。

      但面對這些孩子們的“任性花錢”,不少家長顯得無奈。

      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從孩子小時候起,他便教育孩子不要亂花錢,感覺孩子也挺聽話的,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現(xiàn)金放在抽屜中,孩子也會去拿。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在手機上,孩子花起錢來比較任性。除了曾給同學微信群發(fā)過一兩百元的“紅包”外,孩子還曾使用手機掃碼支付功能,在家里電視上,購買了不少付費節(jié)目,而其中一些節(jié)目購買后,孩子也沒怎么看。和這位家長一樣,在對待孩子“亂花錢”問題上,大多數(shù)家長都比較反對,但除了“管好家里的錢”“限制孩子使用手機”外,似乎并沒有太好的應對辦法。

      采訪中,針對上述現(xiàn)象,有關人士建議,一方面,家長應以身作則,履行好監(jiān)護責任,引導孩子理性消費,不要給孩子過多的零用錢,發(fā)現(xiàn)孩子存在“亂花錢”行為時,應及時教育、勸導。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購買的物品價格不菲,明顯不是其年齡段的孩子可以購買的,可以搜集證據(jù),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另一方面,教育部門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教孩子科學理財、理性消費方面的專題講座,使孩子們可以獲得更多的消費知識和消費常識,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以克服盲目消費、攀比消費的陋習。

      針對在手機“任性消費”現(xiàn)象,有關人士建議,家長要保管好自己的微信錢包、支付寶的支付密碼,以及自己的銀行卡賬號、密碼等信息,以免孩子知悉后用于網絡消費。另一方面,家長還要教育孩子,不要將“電子錢包”中的錢不當回事,不要隨意在微信群中“發(fā)紅包”或者在網絡平臺給他人“打賞”,在玩游戲、看視頻,也要注意是否會產生費用。與此同時,有關人士也建議相關手機、電視、數(shù)碼產品以及網絡游戲等商家或研發(fā)者,應增加未成年人手機支付時確認、提醒環(huán)節(jié),從技術層面對未成年非理性消費進行必要的限制。(記者 林春凱)

      責任編輯:林晗枝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 亚洲精品动漫人成3d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久久久亚洲精华液精华液精华液 |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日本亚洲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