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女教師為證“清白”借錢給“警察” 被騙近80萬元
女教師借錢給“警察” 被騙近80萬元
截至6月份,全市今年立案冒充公檢法類詐騙案件234起,受騙金額達888萬多元
昨日,泉州市反詐騙中心發布反詐騙警情,近期,冒充公檢法類詐騙案件多發,截至6月份,全市今年共立案此類詐騙案件234起,受害群眾被騙金額達888萬多元。
泉州市反詐騙中心提醒,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的形式辦案,公檢法機關之間的電話也不能進行所謂轉接,不會提供所謂安全賬戶,更不會要求當事人轉賬匯款。一旦接到冒充公檢法的詐騙電話,要一律掛斷。
為證“清白” 女教師借錢匯給騙子
“有人真的是被騙到傾家蕩產的地步。”一位參與反詐騙工作的民警說,有些人被騙的不僅僅是自己的錢,在騙子的慫恿下受害者還找他人借錢過來匯給騙子,造成巨大的損失。
2017年6月17日至23日期間,安溪某學校女老師接到騙子電話,對方自稱是公安局工作人員,稱該老師涉嫌詐騙,為“查清”其資金合法性,通過微信要走了受害人的銀行卡賬戶、密碼、動態驗證碼等信息,隨后將受害人賬戶的錢轉走。
之后,犯罪分子還以要將一定數額的錢轉入才能要回原先的錢為由,讓女老師不斷找人借錢籌湊資金匯入騙子的賬號。等到女老師清醒過來時,已經總計向對方賬戶轉賬78萬余元。
2017年6月8日至14日期間,晉江轄區吳某(男性、67歲)接到騙子電話,稱其身份證辦理的一張銀行卡涉嫌洗錢,引誘受害人將銀行卡賬號、密碼及短信驗證碼提說出來,最終吳某賬戶被轉走26萬余元。
2017年6月14日,南安水頭吳某(女,37歲),被冒充警察的人員以其電話號碼涉嫌詐騙為由,將賬戶的錢轉入騙子說的“安全賬戶”內,總共被騙21萬元。
冒充公檢法案件 被騙金額往往較大
據介紹,冒充公檢法案件單起被騙金額往往都比較大,今年以來,全市此類案件單起被騙金額超過10萬元的有22起,雖然發案數占所有虛假信息詐騙案件數的10%左右,但是被騙金額總額達400多萬元。
民警梳理警情時發現,此類詐騙手段中,25-45歲女性、教師、經商個體戶、50歲以上的男性最容易被騙。泉州市反詐騙中心介紹,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不斷發生,此類詐騙的危害又十分嚴重,很多受害人被騙得傾家蕩產,有些企業被騙得破產倒閉,僅2015年全國被“冒充公檢法”詐騙手法騙走100多億元,其中個案被騙最高達1.17億元。
據分析,在“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中,騙子的騙術不斷翻新,尋找受騙對象的由頭不斷變化,從包裹藏毒到涉嫌洗錢、涉嫌拐賣、傳送PS的通緝令等,騙子最后都會威脅誘騙事主相信自己是警察(司法人員)的權威身份,進一步對受害者實施詐騙。
民警在回訪時也發現,大部分的受害者日常都有接觸到一些防騙宣傳,但在接到詐騙分子電話以為對方是真警察后,還是會很輕易地將自己的銀行賬戶、密碼、驗證碼透露給對方。“說明很多群眾對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識不足,就算是真的警察,也不能把自己的銀行卡密碼告訴他!”
泉州市反詐騙中心提醒,廣大群眾要提高警惕,對于陌生人來電一定要設法確認其身份,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證、銀行卡等個人信息資料,更不要轉賬,不要相信所謂的安全賬戶,如遇到詐騙造成財產損失的,要及時報警。
如果大家日常接到詐騙電話、短信等相關信息,也可以通過泉州市反詐騙中心微信公眾號進行舉報,反詐騙中心每日會對舉報的信息進行甄別,確認是詐騙信息后將對號碼采取攔截、關停等措施。(記者 林加華 陳祥木 通訊員 白炯昕)
責任編輯:金林舒
- 老人參加保健講座花七千多元買名醫中藥 一查竟然是糖果2017-11-10
- 青島:已婚男同時交6個女友騙財 有女子交往4年從未懷疑2017-11-09
- 5人團伙專騎共享單車碰瓷 分工明確合伙詐騙2017-11-08
- 長沙一女子遇“網購理賠”騙局 掃個二維碼丟了萬余元2017-11-03
- 發三條朋友圈能賺50元 推薦朋友加入有獎勵 有這好事?2017-11-03
- 男子一見鐘情轉賬200多次被騙 所愛女神還是大叔2017-10-31
- 玄彬新電影《騙子》講的什么故事? 《騙子》什么時候上映?2017-10-20
- 臺灣破獲倒賣骨灰塔位詐騙案 涉案金額逾12億新臺幣2017-10-17
- 祖傳古幣被估價120萬?花1萬8鑒定后縮水成幾百元2017-10-13
- “高收入、低要求”成網絡招工詐騙慣用套路2017-10-13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公交新增100輛“小白”電瓶車 預計下月投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