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結合,讓豐澤老年人更舒心。
養老一直是重要的民生問題,如何讓患病老人免除在醫院間奔波之苦?為此,豐澤區去年就開始探索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新模式,以城東街道為試點,整合各類資源,促進社區居家養老、分級診療等制度落實,推進養老與醫療資源無縫對接,為老人謀福利。
■早報記者李波玲實習生郭雅妮通訊員鄭玲玲許冬福文\圖
駐點社區的保健服務站
上午9點多,70歲的陳烏任老人走進城東街道莊任社區的老年保健服務站,有著近20年高血壓病史的他正準備來測量血壓。“以前去一趟醫院太麻煩,我都是到實在受不了的時候才去。”陳烏任說,“現在社區老年保健服務站定期開放,離我家近,我病情好多了。”
據介紹,莊任社區現有65周歲以上老年人369名,其中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占60%左右。今年3月,城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始在社區設立“醫養結合情暖夕陽”老年保健服務站,逐步針對社區老人開展簽約服務,將醫療服務延伸到了家庭。
日間照料中心的新模式
在城東街道埭頭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即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一樓,十幾位老人圍在一起看電視。這家日間照料中心為每位老人提供單獨的房間休息,還有室內外活動室、心理咨詢室、興趣小組室、棋牌娛樂室、書籍閱覽室等,后來又增加老年人健康保健服務站。
城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掛點醫生每周會專程來檢查老人的健康情況。中心還進一步加強急救設施配備,在老人發生突發情況時可立刻進行緊急現場處理,及時轉診。
醫養結合的先行先試
據統計,豐澤區常住人口中60歲以上的老人有3萬多人。該區建立“醫養結合”老年保健服務站,作為老年人健康體檢、健教宣傳、專家義診、慢性病隨訪、協辦門診特殊病種等咨詢服務“窗口”。
“我們結合區情,把醫養結合的工作和社區衛生服務的工作結合起來。一方面,通過設立社區衛生保健室,派出日常衛生醫療團隊,定期在家門口為老人提供健康服務;另一方面,依托醫聯體的上級醫院,做好專家義診,以及重難癥的轉診服務,多層次滿足老年人醫療服務需求。”豐澤區衛計局副局長史麗萍說道。
目前,城東街道已建成“醫養結合”老年保健服務站11個,投入運行9個,共簽訂養老醫療保健服務協議745份,提供醫養結合服務3644人次。下階段,豐澤區還將進一步延伸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哨點”,并在各醫療機構開通老年人服務“綠色通道”。
責任編輯:楊林宇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公交新增100輛“小白”電瓶車 預計下月投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