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至10月為紅火蟻活動高峰期,近期惠安接連有群眾被叮螫——
擬投放19噸滅蟻餌劑防治
核心提示
一段時間以來,惠安接連發生螞蟻叮螫(shì)人的情況。這種繁衍擴散速度快、攻擊性強、危害性大的螞蟻,就是近年來被大家逐漸熟知的“紅火蟻”。昨日,記者從惠安縣農業部門了解到,目前,該縣已準備了3800箱共19噸的滅蟻餌劑,將對全縣發生紅火蟻危害的鎮村進行全面防治。□記者 廖培煌 實習生 張煜筠 文/圖
蟻穴被挖后,肉眼看起來很微小的紅火蟻涌了出來。
蟻傷 紅火蟻叮螫人屢有發生
目前正是花生收成季節,隨著田間地頭作業人數的增多,紅火蟻叮螫人的事件屢有發生。
11日下午5點多,惠安縣東橋鎮官嶺村68歲的王阿婆到田間拔花生,因為此前有村民被紅火蟻叮螫到,她特地做了防范——穿上比較高的雨鞋、戴上手套,然而,還是有紅火蟻爬進袖子里。隨即,她的手臂又癢又痛,繼而紅腫,短時間內出現呼吸困難、氣喘、頭暈等癥狀。擔心癥狀加重,家人趕緊將其送到惠安縣醫院。
螺陽鎮蔡厝村51歲的蔡阿姨也遇到了相同的事,她在拔花生時,不小心碰到田埂中一個土巢穴,瞬間冒出的螞蟻爬上了她的手背。蔡阿姨以前也曾被紅火蟻叮螫過,她以為抹點藥水就會緩解。可是這次,問題卻嚴重了些。她說,她到診所想抹藥時,眼睛開始模糊、喉嚨像被鎖住沒有聲音,幾近昏倒。見狀,兒子立即將她送到醫院。
不僅在田間地頭,也有人在小區里被紅火蟻叮螫到。楊先生的表姐家住紫山一小區,2天前的下午,她吃完飯到樓下散步,腿部被一只螞蟻叮螫,出現傷口瘙癢、渾身紅疹、呼吸急促等癥狀。
據惠安縣急診室值班護士介紹,近段時間來,陸續有被紅火蟻叮螫的患者到醫院接受治療,尤其是這個月,幾乎每天都有患者來求醫,多數人是采摘花生時被叮螫的老年人。
蟻蹤 我市多地有紅火蟻蹤跡
記者從惠安縣農業部門了解到,截至目前,惠安縣多個鎮村均發現紅火蟻的蹤影。
據了解,紅火蟻是一種重大危險性害蟲,原分布于南美洲,后傳入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2004年傳入我國臺灣省和廣東省局部地方。其主要是隨著綠化苗木的引進而帶入。
惠安縣農林局植保站詹站長表示,2012年,惠安黃塘等地先發現紅火蟻,繼而陸續在其他鄉鎮也有發現。紅火蟻活動的主要場所在綠化地,田埂、林下、空地、堤壩、綠化樹、花圃、果園、草叢等,甚至于一些綠化好的居民小區。每窩紅火蟻的數量在5萬到50萬只之間,每年的5月至10月為紅火蟻活動高峰期。
記者了解到,除了惠安,我市的晉江、豐澤、鯉城、南安、洛江、臺商投資區、泉港等地也有紅火蟻的蹤跡。
紅火蟻放大后的樣子
滅蟻 采購投放3800箱防治餌劑
農業專家表示,紅火蟻可控、可防、可滅,大家不必聞“蟻”色變。詹站長說,用普通的藥劑或者用火燒消殺紅火蟻,最多只能消滅掉蟻巢表面的部分工蟻和兵蟻,巢里面大部分各種形態紅火蟻還是沒有被消滅。因此,目前主要采取投放餌劑的方法,在蟻巢表面或在距離蟻巢50厘米-100厘米處環狀撒施餌劑,工蟻將毒餌搬回巢內喂給蟻后、雄蟻、兵蟻、有翅繁殖雌雄蟻吃食,一般情況下,7天-10天,整巢紅火蟻會中毒死亡。
據詹站長介紹,目前,縣里已經統一采購了一批3800箱共19噸的防治紅火蟻餌劑,下周培訓后,各鎮村干部將統一組織專業防治隊伍全面開展防控撲殺工作。
提醒 謹記“清洗、不撓、就醫”
市農業局工作人員表示,群眾在田野作業,不要長時間在蟻丘附近停留。在有紅火蟻出沒的地帶,注意加強個人防護,穿上長袖、長褲、高筒水鞋,盡可能避免在空氣中暴露自己的皮膚,可在鞋外沿環繞涂抹上凡士林等驅蟲蟻藥物。若在家中或附近發現有蟻地活動,盡量避免捅蟻巢,最好采用餌殺紅火蟻的專用藥劑進行防治。
如果被紅火蟻叮螫到該怎么辦?專家提醒,一定要謹記“清洗、不撓、就醫”。要先用冰塊或涼水對被叮螫的部位進行冷敷,緊接著用大量肥皂水、洗手液,清洗被叮螫處,緩解癥狀。接著,用含類固醇的藥膏如皮康霜等外敷藥膏涂抹傷口,一般可很快緩解和恢復。也可以在醫生診斷指導下使用口服抗組織胺藥劑,以緩解瘙癢腫脹。被叮螫后,要注意保持傷口的清潔,不抓撓,避免將膿包弄破后造成傷口的二次感染。個別過敏體質者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要趕緊送醫救治。
責任編輯:楊林宇
- 中日韓環境會議開幕 中方被要求應對紅火蟻問題 紅火蟻咬了怎么辦2017-08-25
- 他被紅火蟻咬傷腳休克 恙蟲叮她致其呼吸衰竭2016-11-16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公交新增100輛“小白”電瓶車 預計下月投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