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以來,我市加快建設步伐——
特色園區聚集效應顯現
自去年6月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以來,我市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起步、高標準建設示范區,圍繞國務院賦予的建設任務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進示范區建設工作。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一年來,泉州國家高新區和一批特色高新園區建設加快,聚集效應初步顯現。 □記者 林書修
創新活力持續提升 新興產業不斷壯大
泉州國家高新區和一批特色高新園區創新活力持續提升,集成電路、光電、微波通信、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不斷壯大。
去年以來,“泉州芯谷”晉江園以晉華存儲器為龍頭項目,打造涵蓋“設計—制造—封測—材料裝備—終端應用”全產業鏈生態;規劃面積33.5平方公里的南安園已完成前期工作;安溪園入駐企業16家,總投資達100多億元,基本形成涵蓋“襯底—芯片—封裝—應用”的光電產業集群。
泉州高新區鯉城園微波通信產業已形成了“新材料—功能模塊—通信整機—系統優化”的完整產業鏈,數字微波通信產業集群列入第二批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之一,數字微波通信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是福建省首個國家級聯盟。
泉州高新區國際信息園建設的華東南最大高可用數據中心已開始運營,投產標準機柜總數達4600個;晉江五里高新區積極開展產業跨界融合行動,引導紡織鞋服傳統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融合,開拓嬰童產業文創項目、一品嘉鞋服供應鏈項目、斯蘭服貿中心項目和三六一智能穿戴項目等新業態項目,打造產業新亮點。
泉州智能裝備產業園洛江園區被確定為福建省第二批省級縣(市、區)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基地,已引進翰宏科技、世創機械、嘉華智能等一批智能裝備企業入駐產業園。
泉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打造創新平臺和服務體系,獲農業類發明專利授權152件、國家新品種認定3項、省級新品種認定5項,創新發展領跑全國,品牌建設(138個)、大型儀器設備投入(3.18億元)兩項指標位列全國第一,創新能力指數位居全國第四,被科技部認定為I類園區(創新引領區)。
高新園區“爭先進位”力爭總產值超1600億元
為加快高新園區創新發展,下一步我市將開展泉州高新區“爭先進位”行動,力爭2017年泉州高新區工業總產值突破1600億元,比增15%。具體措施有:
全力支持“泉州芯谷”等專業特色高新園區建設,推動泉州軟件園建設科技信息服務業集聚區;
以高新區為重點,組織實施西人馬及其傳感器公共檢測平臺項目等30個創新水平高、產業帶動性強的重大科技創新建設項目;
強化高新園區創新績效考核導向,制定《泉州高新區“一區多園”考核辦法》,建立高新區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探索末位淘汰、分園摘牌考核辦法。
設立泉州示范區建設專項高新區獎勵資金,對抓得實、成效好的園區給予獎勵補助。將發展較好的專業特色高新園區納入“擬建分園區”扶持,支持推動條件成熟的園區申報省級高新區。
責任編輯:楊林宇
- 12月10日 第三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將在泉州開幕2017-11-08
- 泉州打造海絲重要門戶城市 加快培育外貿發展新優勢2017-11-07
- 第九屆農博會18日漳州亮相 推廣產業轉型升級2017-11-06
- 省領導深入泉州、高校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2017-11-03
- 泉州3A級及以上物流企業達84家 數量居全省首位2017-11-02
- 泉州今起冷空氣影響減弱 最低氣溫有所回升2017-10-31
- 第三屆海峽創新創業論壇召開 政府、業界大咖縱論科技金融2017-10-31
- 一個月征遷26萬平方米 高新區多個停滯項目重啟2017-10-30
- 福建:用體制機制創新“活水”守住藍天碧水2017-10-18
- 福清7座城市公園將增16片球場 生態文化園已施工2017-10-16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公交新增100輛“小白”電瓶車 預計下月投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