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古早味”與新興業態 泉州西街的變與不變

      復古商貿留“古早味”,新興業態展新氣象

      泉州網8月16日訊(記者許雅玲 實習生金雪君)幾年前說起西街,泉州人想起的關鍵詞大概是開元寺、東西塔和老字號。如今說起西街,不少人還會提到青年旅館、酒館、圖書館和旅游文創商品,甚至更多。

      “古早味”與新興業態 泉州西街的變與不變

      西街的變與不變鐫刻在一磚一瓦上,構成了一幅耐品的水墨畫。(資料圖片)

      時光流轉,一些新業態悄然進入西街,帶動一群泉州年輕人對古街萌生出新的向往和依戀,也讓更多人看到西街保護發展的多種可能。

      走在這條充滿“古早味”的老街,時常覺得它還沒有變,在歷史的長河中靜默微笑;又處處能感覺到它的變化,細微之處涌動著活力和新鮮。

      老商鋪 人來人往“古早味”更濃

      復古商貿在這里隨處可見。

      從東街經過鐘樓,往西街方向慢行,迎面便是獨特的泉州“古早味”風貌——喜慶熱鬧而又素凈質樸。西街的商鋪經營泉州風味小吃、水果、飲品、服裝、舊書、老布、草藥等,充滿閩南傳統特色。一些早已退出現代市場的行業,在西街仍然保留著,如“古街布行”,傳統的柜臺、老式的鋪面,經常吸引游客駐足。

      亞佛潤餅店也置身在這些小店之中,自央視著名欄目《舌尖上的中國》在此拍攝后,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店口擺著一排烙潤餅皮的鍋爐,鍋爐旁的老板傅國忠,穿著背心,熱火朝天地掄著胳膊,做出一片片薄如蟬翼的潤餅皮。“西街的清晨是什么樣子的,我每天都在看,陽光最先灑在東西塔的塔尖。”每天清晨5點多,他將木板的店門,一片片卸下,這幾乎是西街最早“醒”來的店。

      西街上的舊書店也頗為“另類”,大多沒有明顯的店招,年代繁雜的書籍、小人書等被無序地堆疊在同樣可稱為老舊的書架或是地板上,任人挑選;你還可以在舊書店淘到“舊時光”的物品。

      此外,除了延續傳統行醫方式的祖傳藥鋪“保和堂”外,西街不乏有一些中草藥店。鵬山堂老祖鋪開在開元寺附近,相隔不遠還有一家鵬山堂草藥店,店面招牌十分顯眼。鵬山堂的掌堂人是創始人劉鵬山的嫡孫劉榮飛,如今60多歲了。2013年鵬山堂草藥入選泉州市級非遺,2015年“鵬山堂”成為國家工商總局的注冊商標,經營草藥、膏劑、藥油、橡皮膏等,用于治療跌打損傷,具有活血通絡作用。

      今年,為做好泉州古城文化保護與發展工作以及歷史文化景點的環境整治,7月1日起,市區西街東段(鐘樓至新華路)長724米的路段實行分時段交通限行。“限行后,西街的人氣旺了不少,很多游客走進來,我們生意也好起來了。”不少店老板笑著說。

      新業態 老街保護發展探索新路徑

      傳統店鋪依然完好保存,新興業態也在這里遍地開花。西街迎來了新的變化和活力。

      2015年9月,蔡景森和他的創業伙伴們創立了“翻你泉州”,公司選址于西街舊館驛巷的一棟老房子。對于選址原因,蔡景森坦言“想要尋找泉州文化的寶藏,以及清靜的思考空間”。

      入駐西街后,蔡景森感覺自己的公司和西街慢慢地從彼此獨立到逐漸融入。“我們原本的定位是一家偏科技的公司,但現在發展成為偏文化的公司。”打開“翻你泉州”的微信公眾號,推送的內容大部分是關于西街、古城的信息。因為工作關系,蔡景森經常走訪西街的書店、客棧、文創工作室、手工作坊等,了解他們開展的有趣活動,做成文章《本周活動推薦》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吸引了一大波西街“鐵粉”。

      位于金魚巷口的老字號美食“海絲金鳳”元宵圓,準備在西街井亭巷開分店了。“新店9月開業。”該店相關負責人林永松說,西街是泉州傳統街區,體現泉州傳統市民文化的風貌,這和“海絲金鳳”弘揚閩南傳統文化的理念是契合的。在老城區長大的林永松對西街的變化歷歷在目,他說,近年來,西街業態更新非常迅速,與其說是掘金地,不如說是試煉場,傳統業態需要不斷更新,改變固有印象,才能尋求新的突破。

      “客棧越來越多,游客也越來越多。”蔡景森說,這是他這兩年在西街工作的最大體會。2008年,西街舊館驛出現了泉州第一家客棧,這也是泉州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旅游民宿。經過多年發展,鯉城區現有27家民宿對外營業,另有7家民宿即將開業。

      容驛民宿藏身于西街古榕巷15號,是一棟老宅子。2015年,泉州女婿韓唯租下了這座民居,開起了藝廊畫展和民宿。“這里地處古城核心區,距離西街不到100米。俯瞰四周,都是閩南紅磚古厝。站在天臺上,可將開元寺東西塔和5A級旅游景區清源山盡收眼底。”韓唯如是說。

      傳統民居建筑是城市歷史最好的見證和寶貴的文化遺產。雖然很多民居達不到文物的標準,但具有鮮明的風貌特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出于商業利益和維護成本的考慮,已有不少傳統民居遭遇廢棄的命運。如今,一些新業態的注入,為西街傳統民居的保護提供了新路徑。

      家園共造 多方合力助古城復興

      西街魅力漸次展現,八方游客紛至沓來。

      上個月,在泉州西街徒步游的一群外國學生引來不少路人關注。他們穿梭于小巷,用腳步丈量泉州這座別具一格的古城。從西街到府文廟,古城講解師為學生們生動講述了小巷中的古井、石敢當及歷史故事,學生們邊走邊看,尋找古跡,聆聽古城的心聲。據悉,這些外國學生都是參加國際青年MULTI夏令營的交流生。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泉州文化,他們還參觀和體驗了香道、茶道。

      為服務好古城的八方來客,近日,鯉城區委文明辦與泉州微公益協會聯合,在西街肅清門廣場旁設立了鯉城區志愿者驛站。據鯉城區委文明辦主任連潔介紹,這個驛站將為游客提供免費奉茶、應急充電、應急救護、旅游地圖等服務,“每天下午3點至晚上8點,會有4—6名志愿者在驛站里值班。游客隨時可以向志愿者尋求幫助。”

      在旁邊的巷子里,古城講解員活動培訓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陳導,這口井是用來干什么的?”考核者指著雙孔井向古城講解員提問道。古城講解員陳女士娓娓道來:“古時人們把水干凈得可洗豆芽的這種井叫做‘豆絲(生)井’。”據介紹,這次古城講解員培訓由泉州市旅游局、泉州古城辦聯合主辦,旨在培養一批懂古城、善講解、會接待的古城文化使者,為泉州古城文化傳播添磚加瓦。

      行走至此,記者不禁回望,一家家新舊店鋪,一座座古老房屋,來來往往的游客……西街的變與不變鐫刻在這里的一磚一瓦上,構成了一幅耐品的水墨畫。“千年古城家園共造,見人見物見生活。”古城復興夢,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楊林宇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亚洲无线电影官网|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日本亚洲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 亚洲第一AAAAA片|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亚洲大香伊人蕉在人依线|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熟妇无码AV|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