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村民收集二十多張舊船票 講述南安豐州古渡往事  

      二十多張舊船票講述豐州古渡往事

      村民收集二十多張舊船票 講述南安豐州古渡往事

      七十年代的渡船票。

      東南網(wǎng)8月23日訊(海絲商報記者 賴香珠 通訊員 陳志彬 傅丹陽 文/圖)“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你可曾記得擺渡人手撐竹篙渡河的情景?

      近日,豐州鎮(zhèn)村民王先生向記者展示了豐州古渡口的船票,向記者講述跨越了半個世紀、逐漸淡遠的古渡故事。

      半個世紀前的船票

      近日,記者來到村民王先生家中,只見這20多張船票被小心翼翼地裝在密封袋中,毫無折疊痕跡。

      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渡船票各式各樣,陳舊的字跡詳細標注著渡口地點、金額、年月日等信息,多為上世紀70年代,最便宜的只需伍分,最貴的也只售壹角。

      王先生說,這些船票幾乎囊括了豐州舊時的英山、井兜、溪州、石壟、青山五個渡口。“當時豐州和霞美來往密切,你看這些票:英山渡口可到霞美的仙河村或者杏埔村,石壟渡口也可到霞美一些村落,而雙溪村則有溪州渡口(也稱雙溪渡口)和井兜渡口,溪州渡口可到井兜渡口,井兜渡口可到霞美仙河,如果從溪州渡口要到仙河,則需先渡船到井兜。”他告訴記者,雙溪渡口的特別之處在于,它直到2005年才被撤銷。

      “像這么小張的渡船票,很容易被順手扔掉,只有收藏的人才會保存這么完整。”王先生說,雖然這些船票看似不值錢,但如今卻一票難尋。

      他告訴記者,這些舊船票是他花費了十幾年,從當?shù)乩鲜詹卣吣沁厡砘蛘哔I來的。“隨著交通的日益發(fā)達,曾經(jīng)滿載記憶的渡口已退出歷史,但這一張張舊船票,卻承載著一代人的記憶。”王先生稱,這些船票是豐州古渡文化的見證,極具收藏價值,也有一定的歷史意義。他將繼續(xù)搜集這些舊船票,日后將無償拿出來展示豐州傳統(tǒng)文化。

      村民收集二十多張舊船票 講述南安豐州古渡往事

      現(xiàn)在的雙溪渡口已經(jīng)雜草叢生。(王安西攝)

      渡口最后的擺渡人

      12年前,南安豐州雙溪渡口被撤銷,當時的船夫王培南成為最后一個擺渡人。

      皮膚黝黑、身體硬朗,說話中氣十足。昨日,記者見到這位“下崗”了十幾年的擺渡人王培南。

      “那個年代,船是公家的,擺渡工作由村里生產隊分配,我是40多歲時接過擺渡的班,當起了溪州渡口的擺渡人。”王培南告訴記者,溪州自然村和井兜自然村隔溪相望,它們一起組成了雙溪村,兩個自然村各有一個渡口。

      10多年來,王培南就像那艘渡船一樣,被“拴”在了渡口。每天,當大多數(shù)人還在夢里時,他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船是木制的篷船,七八米長,船頭、船尾上都可以站人,冬天一般早上5時許出船,夏天4時多就得出船,整個三伏天要一直守在渡口,晚上一般6時多收工,臺風天、汛期來臨都不撐渡,一年365天,可以休息的也就那幾天。”王培南說,在溪上擺渡時,若是溪州村民搭渡,那是不收錢的,若是外人來,一個人也就5分錢。因為搭渡的大多是本村人,所以賺得并不多,只能勉強貼補家用。

      “當?shù)厝松蠈W、走親戚、外出打工,都得通過這個渡口;渡船,為村民們省了約10公里路。”王培南告訴記者,兩村有通婚的傳統(tǒng),村民娶親的時候,平靜的河面總是比平常熱鬧、多了幾分生氣。“送嫁妝,接新娘子,兩邊的親戚朋友,都要坐擺渡過河。最忙的時候,一天要運幾百號人,往返四五十次。”王培南說,日復一日地擺渡,他的手掌被磨出了一層厚厚的老繭。

      “2004年以前,我們村里的人大多靠擺渡過河,家里有病人的,夜里也要喊上船夫擺渡。”村里的王大伯說。

      現(xiàn)如今,古渡口已雜草叢生,沒有渡船與擺渡人的雙溪口,架上了一座堅固的長橋。王培南覺得特別虧欠的是老伴:“從清晨到日落,每天得在這船上待十幾個小時,早飯午餐都是在船上打發(fā),十幾年來,都是她走路給我送餐,家里也靠她一個人張羅。”

      木船“拴”住親情

      “人在水上行,江風總清澈,坐船渡江時,思緒漸飄飛。”雖時光如白駒過隙,但這樣的心境,卻烙印在早時渡江人的心中。

      “早期我家位于晉江金溪南畔杏埔村,伯母的娘家位于金溪北畔井兜村。還記得小時候,我跟隨伯母坐渡船回她娘家吃普度,那時感覺金溪水面寬闊,波光粼粼,一片盛景。”南安作家洪少霖告訴記者,每當船渡到井兜村時,總能看見水天一色的夕陽西下,溪水、原野、村莊所組成的景致柔和安寧,而兩岸更是遍布著綠色的香蕉林。

      他介紹,早期的木船雖不大,但承載的重量卻驚人。“記得有一次,同學寶森的外婆家溪州村佛生日,寶森騎著摩托車載我開到一艘渡船上。那艘木船雖不大,卻有一輛輛摩托車開上船,剛開始我還為此感到膽怯,沒想到同船的數(shù)十個人都不擔心,依然有說有笑,車子也并沒有出現(xiàn)任何滑動。”洪少霖告訴記者,曾經(jīng)三三兩兩結伴渡船,是兩岸百姓一種比較平常的生活方式,舊時逢年過節(jié)、親友來往、普度宴請,互通有無,這些都必須通過渡船才能實現(xiàn)。

      船票舊,渡情猶。洪少霖說,每次經(jīng)過雙溪口,他都會特意回頭去看看,感受那古老而靜謐的美感。

      在雙溪村,一位年長的阿婆告訴記者,40多年前,她就是靠擺渡回娘家。“如果沒有那艘木船,沒有那個擺渡的人,也許早已和娘家人斷了聯(lián)系。”

      責任編輯:陳錦娜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视频 | 456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黄网站wwwwww|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亚洲综合色丁香麻豆|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亚洲同性男gay网站在线观看|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_人网站图片|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亚洲黄色激情视频|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日本亚洲免费无线码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亚洲男人的天堂www|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