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年來泉州洛江區智能制造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
技術革新推動產業蛻變 洛江聚力轉型升級 打造智造新區
嘉泰數控專注技術革新,實現轉型升級。
改革創新“你追我趕”,轉型升級“風起云涌”。乘著智能制造的東風,洛江緊緊抓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主線不放松,培育了一批智能制造企業,全區產業創新升級邁出了堅實步伐。
在嘉泰數控科技股份公司車間里,機器人沿著軌道來回運轉,機械手根據程序指令有序伸縮完成上下料……連接了“數字化工廠”系統的生產線,通過設備內的數據采集系統、工業信息化軟件、云平臺、大數據運用等新技術,將生產狀況實時上傳“云端”,幫助用戶掌握車間運行狀況,有效地提升了產能和產品交付率。
“這是嘉泰數控近幾年研發出的智能制造新產品。”據嘉泰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敏之介紹,目前,該系統已在3000多臺加工設備上使用。作為泉州市智能制造產業的龍頭,五年來,嘉泰數控專注技術革新,在加工設備、技術服務、自動化生產線、檢測等環節都取得了長足發展,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檢測實驗室里,進料課課長黃侯杰正操作著檢測設備。入職已有7年的他,從最初的車間技術員一直到現在的管理層,經歷了企業不同的生產方式,也見證了企業的飛速發展。“以前是用卡尺、千分尺等檢測設備,檢驗工序繁雜,如今有了智能檢測設備,只需編譯好程序便可實現自動檢測。原本一個工件需要3到5個人檢驗,現在一個人可同時操作兩臺機床,效率和精準度都提高了。”黃侯杰說,“銷量的變化是最明顯的體現,最初公司每年機床出貨量300臺,現在月出貨量已經達到了近800臺”。伴隨著一輪輪的技術革新,嘉泰數控迅速成長,由過去的區域經濟工廠,變成如今年營業收入達7.64億元的行業龍頭企業。
在洛江,像嘉泰數控這樣因技術革新帶動發展成長的智能制造企業還有很多:致力于生產瀝青再生設備、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的鐵拓機械有限公司不斷研發升級產品、提升售后服務,年產值以10%遞增,2016年實現產值1.3億元。培新機械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設立研發中心,與業內頂尖團隊合作,是目前國內專業制造衛生巾機、嬰兒紙尿褲生產設備及生活用紙機械設備較有實力的大型企業。為給企業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下一步,洛江將加快建設智能裝備產業園,重點推進河市西片區開發建設,完成霞溪工業區提升工程,完善華大科技創業園、洛江經濟開發區三期等園區生產生活配套設施;服務推動嘉泰數控二期、機器人檢測試驗研發中心項目、維盾電氣電力自動化產品基地等項目盡快投建投產,全年力爭新增產值超億元企業3家、超10億元企業1家。加快整合、盤活可利用閑置土地、廠房,對意向項目進行實時跟蹤對接,爭取早日落地,促進產業鏈條延伸和集聚發展;繼續引導和支持企業深化產學研合作,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重點領域共性關鍵技術攻關,進一步將洛江建設成為生機勃發、日新月異、從容自信的智造新區。
五年來智能制造產值年均增長超20%
五年來,洛江積極對接“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不僅依托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基地,推動一批在談、在建優質企業投建投產,培育一批產值超10億元的龍頭企業,還推動了機器人檢測試驗研發項目、松嘉機械等一批項目成功落地,力促洛江傳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為促進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出臺加快智能裝備產業發展八條措施,從購租閑置廠房、納稅獎勵、產品推廣、平臺建設等方面加大智能裝備企業扶持力度。
回眸五年,筑夢遠航。五年來,洛江經濟再度跨越,實力再上臺階。2016年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4.6億元,是2011年的1.6倍,年均增長11.0%。主導產業加快由“傳統”向“智造”轉變,智能制造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6年,達到66.4億元。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智能制造、物聯網成大賽熱門領域,各路大咖聯手2017-11-03
- 2016年省級智能制造重點項目公布 福州19家入列2016-11-24
- 泉州有3家企業入選2016年國家智能制造項目2016-07-15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公交新增100輛“小白”電瓶車 預計下月投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