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人居環境獎”日前頒發 泉州兩項目榜上有名
“中國人居環境獎”日前頒發,泉州摘得兩項“國字號”招牌
德化永春榜上有名
日前,住建部公布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獎”獲獎名單,其中泉州的德化縣進城務工人員安居項目和永春縣桃溪生態修復工程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泉州一次捧回“中國人居環境獎”2項“國字號”招牌,再一次充分體現了近年來泉州宜居環境建設所取得的顯著成效。■記者 陳小芬 陳玲紅 通訊員 李宏圖 鄧愛民 姚德純 文/圖
進城務工人員安居工程
德化
實施“大城關”戰略
建進城務工人員安居項目
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德化縣委、縣政府就提出實施“大城關”發展戰略,以城區住房條件改善為重點,不斷加大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開發建設力度,整體提升縣城生活、居住條件。自“大城關”發展戰略啟動以來,吸引了大批農村勞動力進城。目前,縣城集中了全縣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城鎮化率達74.1%,位居全省縣(市)前茅。
據調查,在德化縣城關務工人員約有38827戶,其中租房的有25444戶,占65.53%,主要分布在城東、城西兩處,其住房環境差、面積小、居所不穩定,嚴重影響了他們對城市的認同。為此,德化縣委縣政府決定采取委托代建、開發權益轉讓、成立房地產公司進行開發等建設模式,并結合城鄉土地增減掛鉤指標、“林權兩換”、限價房等政策,在城東新區規劃建設德化縣進城務工人員安居項目。
該項目主要包括城東保障性住房、進城務工人員安居工程,總投資約12.33億元,規劃建設住宅5062套,可解決1.6萬余名進城務工人員的居住問題。
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項目實施前,城東一帶主要是低矮、危舊房屋和山地較多,房屋破敗不堪,生活污水亂排亂放,路面狹窄未硬化,沒有市政配套設施,整體環境差。而項目實施后,城東一帶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道路變得四通八達,生活污水接入市政管網,小區道路得到硬化,委托物業專門管理,還規劃建設了公交站、中小學幼兒園、綠地公園等公共服務項目,還有各類房地產開發項目,連同周邊的城東工業區,形成較為繁榮的生活圈和商業圈,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和周邊百姓一致點贊、叫好。
永春
實施桃溪生態修復工程
讓人看見山水記住鄉愁
2011年9月,永春縣委、縣政府作出實施桃溪流域綜合治理的決策部署,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推行精細化整治,實現了全流域環境整潔優美、水清岸綠,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據介紹,項目實施以來,永春桃溪流域水質日常監測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以上,桃溪流域的防洪標準提高到“城區、鎮區段20年一遇,鄉村段10年一遇”,形成了融觀光、休閑、文化、科普于一體的特色景觀帶,實現了一步一景,沿岸望去處處皆綠,構筑起一道“生態綠色防護林”。項目還實施桃溪流域生態經濟試驗區建設,逐步將桃溪流域建設成集環境友好型工業、創意農業、休閑旅游和“慢生活”旅游經濟圈為一體的生態經濟先行示范區,助推永春縣綠色經濟的崛起。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第二屆泉州海絲古城徒步穿越將于12月16日舉行2017-11-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