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泉州市采取有效措施,扎實抓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的落實,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1-11月份,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四項指數”全面下降,即:起數330起、死亡162人、受傷283人和經濟損失1569萬元,與去年同比分別下降了27.9%、23.6%、23.7%和29%。未發生較大生產安全事故(省政府下達的控制目標為5起,創歷年來最好記錄)。
1、高屋建瓴
決策部署堅決有力
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市委主要領導7次召開常委會,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后8次召開季度會、常務會,研究部署安全生產工作;在全省各地市率先審議通過《泉州市貫徹落實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實施意見》、《安全生產行政權力單位和責任清單》、《安全生產舉報獎勵規定》、《安全生產巡查規定》、《危險化學品綜合整治方案》等文件,指導、推進全市安全生產工作。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副職領導均認真履行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共16次帶隊深入檢查危險化學品、人員密集場所、燃氣、煤礦等重點領域、重點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多次調研督導泉港石化園區安全控制區建設等,對涉及的安全生產重大問題親自過問,親自督辦。
強化保障。該市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社會綜治、精神文明建設、績效考核內容,做到同部署、同推進;把安全工作與干部考核評價結合起來,在縣市黨政領導班子實績考核中,專門設置“社會安全指數”,占3分權重;在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經費問題、車輛等能力保障方面,該市在市安監局增設安監總工、增加安監局執法用車經費、2017年市財政安排安全生產專項經費預算720.4萬元,專項用于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事故調查處理等工作,為安全生產工作創造良好條件,有力確保上級決策部署得到有效貫徹落實。
2、強化管控
織密扎牢“安責網”
“結合泉州市實際,我市進一步完善責任體系,調整充實市安委會成員,由市長任組長,由原先下設16個專項領導小組調整充實到20個,出臺《安全生產行政權力單位和責任清單》,全面理順行業監管和綜合監管職責。今年來,市政府共召開4次季度會,其中康濤市長主持召開了2次季度會;我市還召開5次常務會研究部署安全生產工作。”泉州市安辦主任、市安監局局長劉燁明如數家珍。
強化責任管控。該市分解下達安全生產年度目標管理責任制,并嚴格過程管控,對一次死亡2人和渣土車亡人事故實行掛牌督辦,對較大生產安全事故與當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評先資格掛鉤。12月中下旬,市安委會組織了12個考評小組,對全市2017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落實情況進行考評,重點對各級各部門迎接國家考核準備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查,并將較大事故管控及貫徹權責清單、改革發展實施意見、開展職業健康基礎建設、風險管控等重點工作與優秀等次掛鉤,嚴格實行 “一票否決”。在全省率先探索啟動設區市對縣級政府安全生產巡查,于11月下旬對安溪縣政府開展巡查,推動縣級政府、企業安全生產責任落實。
注重機制運行,建立和落實聯絡員制度、工作情況季度報送等制度。市安辦每季度向同級黨委、政府辦公室以及紀檢監察、組織、文明、綜治等部門通報安全生產工作有關情況,年終報送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考核結果,并加強溝通聯系,強化安全生產考核結果的運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一票否決”約束措施。
3、多措并舉
重點工作有效完成
強化安全生產風險辨識管控。繼續扭住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牛鼻子”不放松,建構雙重預防機制。該市制定下發《開展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和《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推進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工作》,制定出臺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實施細則53個、涵蓋64個行業(領域、專業),確定標桿企業125家,開展試點工作縣(市、區)2個、試點鄉鎮(街道)25個、試點企業579家。在“智慧安監”信息監管平臺建立風險管控模塊,實現風險管控信息化處理。
推動隱患排查治理常態化。以“提質擴面”為中心,推動“真查實報”,提升排查實效,擴大納入智慧安監信息管理平臺的企業范圍、數量,督促企業落實好“企業有清單、車間有表冊、崗位有卡片”規定,推動全員參與自主排查隱患,并通過“智慧安監”信息化平臺,做到隱患不排查,系統有覺察;上報不按時,系統有報告;整改不及時,系統有警示;責任不落實,系統有考核;工作不到位,系統有評估。截止目前,全市共有5806家生產經營單位納入信息系統管理,企業通過平臺上報隱患12760條,已督促完成整改12700條,整改率99.53%。
泉州市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工作得到省安監局充分肯定,福建省安監局鄭李亭局長批示:
“泉州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在全省豎起榜樣,成效明顯,值得全省借鑒推廣”。
今年11月底,國家安監總局在泉州市召開培訓研討會,該市還專題做典型經驗介紹。
4、重拳出擊
深入排查、整治
泉州市按照“不查風險就是最大的風險、零隱患就是最大隱患”的要求,以安全生產大檢查為抓手,精心組織、超常管控,認真落實“四個一律”、“五個一批”,有效保障金磚會議、十九大期間等重點時期的安全穩定。
該市嚴格監管執法,今年7月份以來,打擊各類嚴重違法行為8108起,關閉取締企業129家,停產整頓253家,暫扣吊銷證照9家,行政處罰763.6萬元。實行失信懲戒,對存在發生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未建立安全生產承諾制度或違反承諾、非法違法組織生產經營建設等10種情況的企業,分級納入安全生產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嚴格限制或禁止其新增項目的核準、土地使用、參與工程招投標等。累計有8家生產經營單位被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
泉州市嚴肅責任追究,針對大檢查發現工作不落實、自查不認真的,問責曝光單位7家。針對大檢查期間發生的各類事故,加大事故問責力度,讓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迄今全市共有42名政府部門人員因事故責任追究受到黨紀政紀處理,11名社會單位責任人被行政拘留。今年9月13日,市政府召開火災防控警示約談會,肖漢輝副市長就晉江火災高發態勢約談晉江市政府分管領導。此外,對13起一般生產安全事故,實施掛牌督辦,嚴肅責任追究,推動各方責任有效落實。
此外,該市強化曝光震懾,于9月13日、10月13日,分兩批在《泉州晚報》等媒體曝光企業名單,已公開曝光11個典型案例,公布82家關閉取締或退出企業,起到威懾、教育并重的效果;強化問題整改,國務院安全生產大檢查綜合督查組反饋的11條問題,已經整改9條,還有2條正在整改(安全生產執法支隊參公問題;惠安應急救援中心人員配備問題);國務院安全生產大檢查“回頭看”發現的15條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
5、標本兼治
重點領域專項整治
“我市每季度選擇一些重點領域開展安全專項整治,并針對暴露出來的問題,從機制層面創造性深化整治,有效鞏固整治成效。”劉燁明表示。
道路交通方面,泉州市深化混凝土運輸車輛監督管理,納入渣土車監管平臺,利用科技手段,實行定點路線實時、科學監管;在全省率先建設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建設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1245個,配備勸導員3011名,實現了交警管理觸手有力、有效地向農村地區延伸;市交警部門在國省道主要路口、城郊結合部、市區繁華地段和夜間凌晨時段增派警力,強化路面巡邏管控,加大對超速、超載、酒后駕駛等“五類十項”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查處力度。
此外,利用視頻監控和機動車緝查布控系統,實施“網上網下互動”,構建了嚴查交通違法的“天羅地網”,實現了執法工作“精準打擊”。截止11月底,全市共查處“五類十項”嚴重交通違法行為77余萬起,其中酒駕8770起,嚴重違法查處量居全省第一。全市納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的160處道路交通安全隱患路段整治任務,已100%完成整治。
消防安全方面,該市消防部門在深入開展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文物古建筑、勞動密集型企業、養老機構等5項整治基礎上,將“三合一”整治納入自選動作,并結合火情實際,再部署開展了電動車火災防范、沿街店鋪和出租屋等重點領域場所綜合整治,同步開展“九類”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全市共檢查單位場所22.2萬家,督促整改隱患26.8萬處,查封318家,三停1174家,拘留31人,多項執法指數大幅提升,發現并立案的15家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已全部完成整改銷案。
危險化學品綜合整治方面,該市采取企業自查、專家核查、行業檢查、政府督查“四位一體”方式,集中開展生產經營環節安全專項整治和“回頭看”工作,重點抓好涉及硝酸銨、硝化棉、氰化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生產經營企業,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責令采取措施整改到位,對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或屢查屢犯的問題,堅決予以查處。為此,今年6月份,國家安監總局王浩水總工程師到泉州督導時批示:“泉州綜合整治的有些作法值得肯定”。此外,對全市非法生產、使用醇基燃料行為開展排查摸底,責令15家醇基燃料使用單位停止使用,對1個非法生產醇基燃料點進行立案查處。
職業衛生方面,全市涉及職業病危害的企業數為1214家,用人單位總人數為23萬人。1031家用人單位完成職業衛生基礎建設,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200家任務數的415 %,并重點打造45家示范樣板。加快建立依靠第三方推進職業健康監管工作的常態化機制,努力改善泉州市職業健康技術服務的質量效率,推動職業健康社會化管理。狠抓企業職業危害申報、檢測,去年來,共投入268萬元用于購買職業健康技術服務。
建筑施工方面,共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1550份,對責任單位動態記16207.21分,其中施工單位9549分、監理單位6658.21分,對責任人動態記28712分,其中項目建造師16263分、項目總監12449分。對4家違法違規責任主體實施行政處罰,金額達36.71萬元。將4家施工企業和12名項目建造師列入首批市級質量安全“黑名單”,對其采取限制承接業務、差異化監管、資質資格差別化監管、不得評先評優等管控措施。
粉塵涉爆、涉氨整治和有限空間方面,通過排查整治,進一步摸清企業底數(我市共有粉塵涉爆企業203家、涉氨制冷企業86家、有限空間973家),全市3027家納入泉州市智慧安監信息管理平臺監管的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等行業企業,共通過平臺上報隱患6606條,已完成整改6587條,整改率99.71%。
油氣管道方面,針對福建成品油管道泉州段61處安全隱患。分時間節點、具體職責進行再分工再部署,并多次組織專項督查組,現場深入惠安縣、晉江市、南安市協調解決成品油管道隱患點。截至目前,投入969萬元,已整改57處,剩余的4處正在協調整改當中。
責任編輯:趙睿
- 泉州將安委會作為同級黨委政府辦事機構2017-12-26
- 省安監局在全國安全生產統計和事故調查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2017-12-25
- 福州市安監局開展非煤礦山集中執法媒體曝光行動2017-12-25
- 漳州市將開展2017年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督查2017-12-22
- 福建省細化安全生產權責清單2017-12-22
- 泉州市印發安全生產領域改革實施意見2017-12-20
- 廈門市思明區下達2017年安全生產目標責任2017-12-19
- 國務院參事室調研組到廈門開展“安全生產綜合治理體系”專題調研2017-12-19
- 福建省深化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 推動中央《意見》落地生根2017-12-12
- 省安監局鄭李亭局長肯定寧德市工業企業安全生產“131”精準工作法2017-12-08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將安委會作為同級黨委政府辦事機構2017-12-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