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在中國石油泉州荊山加油站,首批525名工友騎著摩托車踏上返鄉路。本報記者 林輝 通訊員 陳上元 攝
6日凌晨6點48分,晨光熹微。第一批441輛、525名鐵騎冒著嚴寒,從福建四地市出發,踏上并不輕松的返鄉之旅。
為了路上更暖和、更舒適,大家各顯神通——在中國石油泉州荊山加油站,在晉江工作20年的鐘衣炳師傅在棉護膝邊上裹了厚厚的透明膠,避免在騎行過程中進風;在晉江鞋廠工作十余年的楊師傅則用平時工作剩余的布料制作摩托車靠墊,盡管簡易,卻很舒適……
據中國石油福建銷售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相比2017年首日第一批804輛、1082人,以及2016年的近2000輛車,今年鐵騎的數量大幅減少。
據分析,鐵騎人數逐年下降的原因有三:一是近年國家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高速、動車、高鐵全面開通,方便務工人員返鄉;二是沿海經濟結構調整,部分產業向江西或西部轉移,不少務工人員回鄉就業;三是務工人員收入水平上升,有的人買了小車,有的人舍得花錢買車票了。
從事家政行業的老吳是一名老鐵騎。他曾兩次騎摩托車從工作地晉江和老家江西鄱陽間往返,來回路程共約1600公里。談及鐵騎返鄉的經歷,老吳表示,單程就要2天,路上風太大,手腳都會被凍僵。今年,他拿出攢下的積蓄買了一輛10萬元左右的小車,終于不用騎車了。
在外打工20多年的江西吉安的王紅忠也曾是鐵騎大軍中的一員,不過,今年的返鄉大軍里也少了他的身影。原來,沿海省份制造業西移,在他家門口就有工廠可以上班,他選擇了返鄉就業。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對許多依舊堅持鐵騎返鄉的老鄉們而言,方便已取代省錢,是他們愿意冒著嚴寒騎行的原因。
江西于都的段東陽說:“工廠放假時間沒確定,等老板說能走了我就馬上騎車回去。另外,車騎回去,春節走親戚也方便一點。”
“我老家沒有火車,只有長途大巴,還得轉好幾次才能到家,特別不方便。”在福州晉安區一鞋廠上班的謝銀連說,今年是他首次騎摩托車返回江西石城縣的老家,但一點也不緊張。“有老鄉帶著,五六輛車一起走,可以互相照應。”
面對鐵騎數量的減少,中國石油福建銷售公司新聞發言人陳上元感到開心,他說:“我們期盼,農民工兄弟都能以更安全、更舒適的方式回鄉過年,祝他們一路平安!”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一路風霜一路情!五百鐵騎今日啟程從閩返鄉2019-01-21
- 441輛鐵騎踏上返鄉路 一首“魔性”歡歌講述這場回家旅行…… 2018-02-07
- 200多名鐵騎從晉江踏上返鄉路2018-02-07
- 泉州首批300多名鐵騎,向家的方向進發2018-02-07
- 2018“鐵騎返鄉”花絮:鐵騎們的那些特殊裝備2018-02-06
- 中國石油“溫暖回家路?鐵騎返鄉”正式啟動 福建首批441車踏上歸途2018-02-06
- 鐵騎平安返鄉,背后有他們2018-02-06
- 愿天下再無“鐵騎返鄉”2018-02-06
- 2018“鐵騎返鄉”故事:為了家中父母 再遠都要回家2018-02-06
- 有一句話,叫“我想對你說” 2018-02-06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醉駕撞到路邊擺攤小販 下車后卻反咬稱行人碰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