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泉州市區:不少人在車內存水 有人喝了拉肚子
夏季很多人將礦泉水放在車上
酷暑來襲,出個門都要被太陽烤焦。有不少網友稱,在自己家車子的引擎蓋上都可以煎雞蛋了,而在車內,最高氣溫也能達到70℃,感覺隨時都要“燒”起來。這不,就有人因為在車里放了礦泉水,因為車內溫度太高而“引火燒車”了。
礦泉水致車內起火 疑因光線透過瓶身聚焦
據央視報道稱,近日,臺灣臺中的一輛小客車,因車主將兩瓶礦泉水隨手放在儀表盤上的防滑墊上,而導致車內物品起火。受損車輛的駕駛座前方被燒成一圈黑,擋風玻璃碎成蜘蛛網狀,車子內部更驚悚,膠條都已經溶解,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泉州七中教研室副主任、化學老師倪曉東判斷,當太陽升起來之后,光線從車窗進入車內透過礦泉水瓶的邊緣將焦點聚集到防滑墊上。一般來說,正中午熄火的車內密閉空間溫度會達到70℃,經過折射聚焦后,溫度最高可升到120℃,加上防滑墊的燃點低,以及發票助燃,于是便起火燃燒。“礦泉水瓶本身并不會燃燒,但光源會通過瓶子發生折射,將所有的熱量集中在這一點,將車內的防滑墊點燃。”
很多人在車內存水 有人喝了拉肚子
昨日,記者走訪市區的數個露天停車場,發現大部分的車里都是放著抱枕、面巾紙等物品,還有不少車里放有礦泉水和香水。車主馬先生就稱自己經常將瓶裝水放在中控臺儲物格,這樣想喝水時方便拿。車主黃女士表示,放在后備廂的瓶裝水內會有蒸汽,夏天喝起來還是溫熱的。
有市民表示,喝了放在車里的一瓶水,竟然讓他吃了苦頭。“前兩天我買了瓶水,喝了有點拉肚子。感覺那個水有點味道,有點異味。我擔心水的質量有問題,就向消協投訴。”唐先生說,后經調查發現,并不是礦泉水本身有問題,而是礦泉水開封后在車內放了好幾天,陽光暴曬下,礦泉水的水質發生了變化。
倪曉東介紹,目前市面上90%的塑料瓶裝飲料均采用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為瓶體材料,當溫度小于100℃時,PET是十分安全的。
除了PET外,日常中經常用到的塑料像PE(聚乙烯)也是不會添加增塑劑的。不過由于聚乙烯不耐高溫,應盡量避免高于100℃水溫下使用。“有少數大的礦泉水瓶,會選擇重量較輕的高密度聚乙烯。”倪曉東分析道,在制造瓶子的過程中,有時加入了雙酚A等化學原料作為透明劑,當瓶子放置在溫度很高的車里時,高溫會讓瓶子發生變化,導致更多的有害物質滲透進入水中,成為健康隱患。
相關鏈接
夏季車內禁放的七大物品
1.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中含有高濃度的二氧化碳,長時間處在高溫環境下容易膨脹引起包裝爆裂。
2.打火機 高溫下,打火機中的液態丁烷會膨脹,內部壓力迅速增大,行車中如顛簸或碰撞,極易發生爆炸。
3.老花鏡和放大鏡 有聚光作用,如果放在車內,陽光長時間照在上面,自燃現象極有可能發生。
4.罐裝噴霧 罐內的壓力非常大,同時灌裝噴霧內的物品本身也都是易燃品,被暴曬后威力也更大。
5.香水 水晶或玻璃材質的香水瓶,在太陽暴曬的情況下,它可以形成類似放大鏡的聚焦效果,若聚焦在易燃物品上將非常危險。
6.光盤 光盤的主要原料是聚碳酸酯,該物質含有大量有毒的雙酚A。溫度高達60℃以上時,這種物質將容易擴散到空氣中,造成車內空氣污染。若過量攝入,將導致慢性中毒。
7.電池、充電寶 車內溫度高時,電池長時間放置在高溫環境里,會發生鼓包甚至有爆炸的危險。(記者 蘇瑋杰 文/圖)
原標題:礦泉水放車內 高溫下竟“引火燒車” 疑因光源通過瓶子發生折射聚焦,引燃車內防滑墊。專家提醒,車內禁放香水、電池、打火機等物品
責任編輯:紀瑋維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泉州也有九價宮頸癌疫苗了 市民可就近預約接種2019-03-29
- 第一季度泉州市294個重點項目集中開竣工2019-03-29
- 泉州臺商投資區助企領取“大禮包”2019-03-29
- 創業最高補貼10萬元 泉州:出招吸引雙創人才2019-03-28
- 現已免押騎行 進駐泉州的共享單車有押金也能退2019-03-28
- 今年泉州市級“三支一扶”計劃擬招募100名高校畢業生2019-03-28
- 泉州市公安局即日起嚴查重型貨車違法行為2019-03-28
- 泉州校園文化創意產業園籌備處正式掛牌2019-03-28
- 險!泉州市區東海大街老伯連人帶車卷進貨車底2019-03-27
- 泉州精準打擊保健市場亂象 9家保健市場主體涉嫌傳銷2019-03-27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也有九價宮頸癌疫苗了 市民可就近預約接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