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微信集贊送禮還撒錢?當心被騙 警方:謹防新型詐騙
律師:集贊送禮不兌現,商家違約
海峽網7月12日訊(泉州網記者 許奕梅 通訊員 白炯昕)“我辛苦群發給微信里的上百名好友,結果什么都沒送。”近日,市民吳先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則幫轉發廣告可送禮物的信息,他費力轉發后卻沒收到禮物,詢問客服對方也不回應,才知自己被騙。吳先生的遭遇并不鮮見,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不法商家依靠微信易于分享傳播和易聚人氣的優勢,將自家的商品以微信集贊送禮的方式打廣告吸引顧客,不少市民在參與轉發和集贊送禮活動時被“欺騙感情”,有的甚至遭遇過“幫轉發可送錢”的詐騙手段。律師表示,商家進行微信點贊送禮營銷行為屬于懸賞廣告,如不兌獎是違約行為。泉州市反詐騙中心提醒,微信詐騙方式不斷翻新,應警惕騙子冒充美女以微信轉賬“以一返十”的高額返利進行誘惑實施詐騙的陷阱。
遭遇一
聲稱幫轉發送折疊車
等半個月啥都沒收到
前不久,吳先生刷朋友圈時,意外看到一則“免費送電動滑板車”的信息。他好奇地識別了圖中的二維碼,添加了客服微信。隨后,所謂的“折疊車客服”就給吳先生發來了“領取步驟”,要求要把此折疊車廣告轉發給全部好友,發完再截圖為證,如果群發200人還能送兩輛。
動動手指就能免費領取禮品,吳先生便照要求轉發并截圖,并把自己的收貨地址發給客服。客服還要求吳先生群發“趕快識別領取”6個字,并再轉發一則免費領取運動手環的信息,稱截圖后就可包郵發貨。
操作完成后,“客服”發來信息稱訂單成功,6天左右到貨。滿心期待的吳先生等了半個月始終沒收到“禮物”,發信息問客服也再無回應,最后還被拉黑。
遭遇二
辛辛苦苦集滿“贊”
說好的禮物不送了
除了轉發送禮,微信朋友圈里常能看到幫忙點贊的信息。很多人認為點贊不需要成本,動動手指頭就有禮品拿,不要白不要。
市民楊女士是當下典型的“點贊族”,她就遇到過集贊送禮物的“活動”,毫不猶豫地點贊并轉發。在集滿相應的“贊”后,卻被告知兌換時間過了。
還有一次,她參加了一個點贊免費送紅酒的活動,給好友們發信息讓大家幫忙一起點贊,好不容易集滿33個“贊”,本以為可以領到活動所稱的原裝進口西班牙紅酒1瓶和玫瑰花1朵,商家卻告知禮物送完了,活動已經截止。但她發現,活動信息中截止日期分明還沒到。
此外,還有市民碰到集贊付運費就能領取平衡車、私人訂制牛仔褲等價值上百元禮物的活動,結果收到的東西價值還不到10元。
遭遇三
美女稱轉賬十倍返還
他匯完錢被拉黑名單
記者從泉州市反詐騙中心了解到,微信上除了各種轉發和集贊“送禮”騙局,還有人編造故事,在博取同情后,引誘朋友圈網友轉錢。
今年6月23日,市民李某報警稱,幾天前他通過微信群加了一個微信好友。一天,對方在朋友圈發了一個動態,稱她發現懷孕后跟男朋友分手,男友給了她30萬元的分手費,她為了報復男朋友,要把這30萬元送給自己朋友圈的每一個好友。
李某看到這條信息后,就發微信給對方確認真假,但是對方說要先轉賬一些錢給她,隨后她就會返還10倍的錢給李某。信以為真的李某分四次將6978元轉了過去,結果非但始終沒拿到錢,反而被對方拉入黑名單。
無獨有偶,今年6月2日,市民傅某報警稱,前兩天,他的一個微信網友“自己的世界如此安靜”也在微信上發朋友圈,稱感情被欺騙,只要給她轉賬2018元,并備注“新的開始”,她就截圖發朋友圈,如果額外轉賬1888元給她,她就一并轉給對方38888元。
傅某按照她的要求去做,前后兩次轉賬3906元給她,但卻沒有收到任何還款,再聯系對方時已杳無音信,錢打水漂。
【律師說法】
“集贊”屬懸賞廣告 不兌獎是違約行為
福建建達(泉州)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傳江表示,微信點贊營銷,從營銷的方式來看,商家發出的點贊廣告不是單純的商業廣告,其廣告的內容明確表示只要參與者完成所要求的行為即可以享受一定的報酬,符合《合同法》中“懸賞廣告”的基本要素。只要市民完成了點贊行為并告知商家,商家就應當按照廣告中的承諾兌現報酬,否則構成違約,商家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點贊”行為,有些雖然沒有付出資金成本,但是參與者也付出了勞力、精力和時間。張傳江表示,不僅在微信朋友圈,隨著手機平臺上各類社交應用軟件的普及,類似的推銷活動越來越多,有的還涉及虛假宣傳甚至詐騙。但是微信集贊活動雖有截圖但難以認定,而且有時候可能連出處都難以找到,所以市民在參與時最重要的還是需要保持理性,不盲從,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充分考慮自身權益是否有保障。
如果活動獎品難以兌現或內容包含不確定性的承諾甚至沒有公布程序,市民就不要輕易參與,免得被他人利用,也不要隨意轉發,以免中了不法商家的圈套,自己上當還使更多人受騙。
【警方提醒】
微信美女“以一返十” 實為新型詐騙手段
泉州市反詐騙中心提醒,微信詐騙方式不斷翻新,近來出現了騙子冒充美女以微信轉賬“以一返十”的高額返利,進行誘惑實施詐騙。
此類案件具有較強的欺騙性和誘惑性。騙子通過虛假成交轉賬截圖,騙取受害人信任,再利用受害人急于獲利的心理實施詐騙。作案過程便捷快速,犯罪分子主要的作案載體是微信,嫌疑人和受害人彼此互不見面,而是以微信轉賬方式進行欺騙誘惑。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千萬別被眼前的暴利所誘惑,不要輕信“以一返十”等返利騙局。詐騙手段其實很簡單,騙子用微信小號冒充其他人參加活動,再把截圖發朋友圈,偽裝成許多人參加返利、“生意”很大的樣子,還擺出一副隨便你玩不玩、不差錢的姿態,騙取參與者信任。然而,等你一旦發了高額紅包過去,不但收不到返利,還會收到對方的拉黑提醒。
【相關鏈接】
點贊送紅包博信任 假裝賣東西真騙錢
上個月,湖北鄂州警方通過偵查,協助外地警方破獲一起利用“微信集贊”的網絡詐騙案件。群眾吳某報警稱,自己前段時間在微信群里搶紅包加了“張總”為好友,后來只要是給“張總”朋友圈點贊就會收到紅包,王某很信任“張總”。之后“張總”又在線上推介一些商品,價格也很低,王某就付款購買了其中的幾件電器,但是左等右等發現遲遲未發貨,王某再去聯系“張總”,才發現自己被拉黑。
經調查,該詐騙團伙先是利用買來的微信號,將昵稱改為某某公司董事、助理等,開始時集贊送禮品,后等好友人數達到幾千人后開始賣產品,并以招收產品代理交納代理費、給代理人員提成等發展下線進行詐騙。嫌疑人所賣產品一般價格標注很低,當有人購買時,嫌疑人收到貨款稱貨物過段時間統一發貨,后到交貨期限時將全部買家拉黑,不予發貨。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警方一年挽回損失超2億元 打掉280個詐騙窩點2019-03-29
- 騙子惦記上了“特價機票退改簽” 警方繪出騙術流程圖提醒2019-03-29
- 用直播平臺交友她騙走暖男七萬2019-03-28
- 九大類型詐騙須提防 30歲以下年輕人上當受騙增多2019-03-28
- 微信回應推送廣告說了什么?微信被指精準推送廣告怎么回事2019-03-27
- 三明100多名老人共被騙450余萬元,只因輕信這件事……2019-03-27
- 假借“申請廉租房” 南平延平區一男子詐騙14萬余元2019-03-27
- 投資購物平臺就能賺暴利?這波操作就是騙人的2019-03-27
- 男子在網上搜索申辦信用卡 被步步下套騙走7500元2019-03-27
- 臺灣一詐騙集團專向大陸女子行騙 共13人被起訴2019-03-27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也有九價宮頸癌疫苗了 市民可就近預約接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