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原標(biāo)題:回味舊時光 遇見新文創(chuàng) 西街站穩(wěn)古城旅游C位

      海峽網(wǎng)10月8日訊(泉州網(wǎng)記者 李菁 李心雨 潘登 實習(xí)生 吳漢陽 文/圖)“這就是網(wǎng)紅打卡點!”在西街小西埕門前,20歲的小陳帶著大學(xué)同學(xué)穿過擁擠的人群,指著鑲上了白巖松名句“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的古城土墻說。

      國慶7天,無數(shù)和小陳一樣的市民和游客來到泉州古城里回味舊時光、體驗老手藝、遇見新文創(chuàng)。西街,也成了古城里必須抵達的網(wǎng)紅打卡地,每日的人山人海見證它已經(jīng)站穩(wěn)了古城旅游的C位。

      回味舊時光 遇見新文創(chuàng) 泉州西街站穩(wěn)古城旅游C位

      網(wǎng)紅墻成為打卡圣地

      回味舊時光 遇見新文創(chuàng) 泉州西街站穩(wěn)古城旅游C位

      西街1915藝術(shù)空間,游客拍照留念。

      回味舊時光 遇見新文創(chuàng) 泉州西街站穩(wěn)古城旅游C位

      金魚巷,小朋友傾聽“泉州的聲音”。

      回味舊時光 遇見新文創(chuàng) 泉州西街站穩(wěn)古城旅游C位

      香道現(xiàn)場教學(xué)吸引市民參與體驗

      回味舊時光 遇見新文創(chuàng) 泉州西街站穩(wěn)古城旅游C位

      國慶黃金周,泉州西街連續(xù)火了七天。

      回味舊時光 遇見新文創(chuàng) 泉州西街站穩(wěn)古城旅游C位

      小西埕游客聚集(莊麗祥 攝)

      “比元宵看燈時還熱鬧!”

      國慶期間西街人流讓本地居民嘆為觀止

      2日晚7時,泉州市民黃阿姨約上兩位好友,從市區(qū)泉秀街某小區(qū)坐上21路公交車來到鐘樓。“自從搬到新城區(qū),已經(jīng)很久沒有逛過西街了。這兩天,朋友圈里不少朋友都發(fā)了西街的照片,有以前的古早味,也有新變化,我們就相約來走一走。”

      車還沒到鐘樓,人流量就大了起來。在東街起碼堵了十多分鐘的車,黃阿姨和朋友才在巨大的車流和人流里到站下車。“還沒到鐘樓,我們就被人流推著走了!人實在太多了!這里比元宵看燈時還熱鬧!沒想到西街變得這么火了,比我去麗江、平遙時的人還多!”

      據(jù)記者觀察,國慶期間,每天早晨9時左右,西街就開始進入“人擠人”的模式。尤其是1日、2日,以及5日遇上開元寺勤佛日時,西街人流量更是讓本地居民“嘆為觀止”。市民小吳住在西街,他說,國慶期間,想要騎自行車穿過西街“很艱難”,后來,他只能選擇繞一圈路回家。

      “去年,來西街游玩的本地人和外地游客已經(jīng)不少了。但和今年一比根本不算什么。今年才是真真正正被擠爆了,外地口音的游客也越來越多,每天早上11時過后,外地游客就會大批到西街來。”在西街小廣場上,一位負責(zé)現(xiàn)場秩序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一回,西街像國內(nèi)的幾個知名古城一樣,火了。

      “半夜兩點,我也要來西街打卡!”

      兩面網(wǎng)紅墻留下了數(shù)不盡的倩影

      “人實在太多了,等半天也輪不到我們拍照,氣死了!”剛剛走進小西埕,一位姑娘有些著急地和同伴抱怨起此處人太多,“到底什么時候才沒人?”

      今年國慶期間,西街小西埕成了網(wǎng)紅打卡地,一面古早味的老厝土墻搭上“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這句話成了西街的一處標(biāo)識,不少來西街的游客都要到此處拍照留念。

      3日凌晨2時,市民蔡小姐在朋友圈里曬出了在小西埕的“打卡照”。“半夜兩點,我也要來西街打卡!”蔡小姐告訴記者,因為白天和夜晚的人實在太多了,為了拍出一張滿意的照片,她只能“出此下策”,凌晨時分才和朋友到此拍照。

      除了小西埕,西街肅清門廣場上“我在西街小廣場等你”幾個字也成了網(wǎng)紅打卡地。一到西街,游客們首先到達肅清門廣場,這幾個字自然也成了打卡地。夜幕降臨時,這面網(wǎng)紅墻還會亮起燈,吸引更多游人排隊留影。

      “這個勤佛日,我已經(jīng)等了兩年!”

      長假遇上勤佛日,外地游客千里來體驗

      “兩年前,我在一個公眾號上看到了開元寺的勤佛,立馬就想到泉州來。我走過國內(nèi)的很多古城,也去過很多寺廟,但從來沒有見過和開元寺一樣的勤佛。”來自湖南的吳小姐說,自己“一眼就愛上了泉州”。

      吳小姐說,自己深入地“研究了勤佛”,并且開始策劃一場遇見勤佛的泉州古城之旅。但是,因為工作性質(zhì)特殊,無法隨時請假,想要讓自己的假期遇上每個月農(nóng)歷廿六的勤佛日并不容易。“前前后后策劃了兩年,今年國慶遇上了勤佛日,我終于如愿來到泉州了。”

      和虔誠的本地信眾一樣,吳小姐在5日凌晨就來到開元寺,感受勤佛日。“這是感受開元寺最好的方式,勤佛的過程讓我真正地靜下心來,感受這座古寺,感受泉州這座古城的宗教和文化。”

      “農(nóng)歷廿六西街的廟會很有意思。雖然賣的都是一些很日常的物品,但城市里能夠保留這種方式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游客黃先生說,廟會上就有祭拜貢品,更多的是日常的生活用品,讓他想起小時候趕廟會的日子。

      “來之前,我們并不知道會遇上開元寺的勤佛。來了以后,體驗了一次,感覺特別有意義。勤佛讓開元寺更加生動,我們會推薦朋友選擇在勤佛日來泉州玩。”

      “這是我童年的回憶啊!”

      老物件與新文創(chuàng)碰撞,一家人逛創(chuàng)客集市

      “這是我的童年回憶啊!”在肅清門廣場的“穿越古今的舊物倉”展覽館里,老家在江西的涂先生突然提高音量,拿著展架上的小人書,大聲地和站在身邊的兒子說。給兒子遞了一本小人書后,他連忙拿起手機,給自己的童年回憶拍照。

      涂先生告訴記者,自己今年40歲,孩子16歲。“已經(jīng)幾十年沒有看過小人書了,以前上學(xué)的時候,下課時間都在看小人書。因為家里窮,每個小伙伴大多只有一兩本,只能互相借著看。”涂先生的兒子正在上初三,此前從未看過小人書。他饒有興致地翻著,體驗著爸爸童年的樂趣。

      “穿越古今的舊物倉”里,還有老式電視機、打字機、沙發(fā)、搪瓷杯、算盤等,從客廳、書房,到南洋花磚的展廳,引來不少游客的舊時記憶。

      作為“2018潤物無聲國慶展|共生Old is New”主題策展活動的主要展區(qū),肅清門廣場除了展出老物件,還有不少新創(chuàng)客的身影。逛完舊物件,廣場上的創(chuàng)客集市同樣引來游客駐足,“地籟”大缸音響,同樣也是大家必到的拍照點之一。

      文創(chuàng)集市參加者、石將軍文化創(chuàng)始人許著華表示,今年國慶的文創(chuàng)集市不是簡單的販賣行為,而是文創(chuàng)小伙伴們的盛會,希望這樣的集市可以延續(xù),形成常態(tài),讓更多游客看到泉州文創(chuàng)的新生力量。

      “我占據(jù)了朋友圈里的C位!”

      國慶古城五展聯(lián)動展示+體驗俘獲眾人心

      據(jù)悉,今年的“2018潤物無聲國慶展|共生Old is New”集中了28名知名參展人,在市區(qū)西街肅清門廣場、金魚巷、1915藝術(shù)空間、陳光純故居、新門街集合空間五個地點展開聯(lián)動。

      國慶系列展中,主展區(qū)西街肅清門廣場設(shè)有網(wǎng)紅墻、新舊物件集市、舊物倉老物件展覽、手工體驗、午后表演等活動;金魚巷則設(shè)有“金魚衫”“栽影”“右手的猜想”“大漆文創(chuàng)”“溫故知新”等主題展;1915藝術(shù)空間借13位國內(nèi)畫家,回顧歷史立足當(dāng)下,用手中的畫筆講述泉州故事;陳光純故居則以黑白、人文紀實類的攝影圖片和詩歌介紹古城;新門街的集合空間聚集了“古法醬油”“十洲”“刻紙”“在地美器”“紅磚雕”“城市之外”等新穎的主題策展活動和體驗活動。

      五個展覽,成了不少市民朋友圈的網(wǎng)紅。“我們帶著孩子一起看完了5個展,看了很多生活中已經(jīng)接觸不到的老物件,也看到了很多新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還和孩子一起體驗了香道和活字印刷。”市民王女士拿起手機,展示了自己國慶假期里發(fā)的朋友圈,觀看5個展覽的照片發(fā)了好幾條,“點贊數(shù)比日常高多了,很多朋友看了照片說要帶孩子來看展。國慶期間,我占據(jù)了朋友圈的C位!”

      “聽了古城講解后,延期離開泉州!”

      古城講解員輪軸轉(zhuǎn),每一團都滿員

      “西街上的人實在太多了,必須引流,大家把客人往巷子里引!”泉州古城講解員的微信群里,一位講解員發(fā)出了“引流方案”。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里,每天有6位古城講解員遍布在西街的各條巷子里,為游客們講解古城故事。因為人力有限,每位古城講解員每天只能接待300名左右的游客。不僅在西街片區(qū),城南片區(qū)、文廟片區(qū)也有這些義務(wù)古城講解員的身影。

      “每次出團,都是人滿!我們主要講解古城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比如開元寺。古街巷里的宮廟文化和海絲文化也很吸引游客。”此次古城講解員負責(zé)人告訴記者,很多游客來古城前并未做足功課,古城講解員的引導(dǎo)便顯得十分重要。

      “有幾位游客,本來隔天就要離開泉州了,聽了古城講解后,延期離開泉州!因為他們覺得泉州的故事很有趣,想要繼續(xù)跟著聽完每一條街巷、每一個片區(qū)。后來,他們又跟著聽了兩天。”

      一位古城講解員告訴記者,講解中,也遇到了不少目前在外地生活的老泉州人。“回到故土后,他們覺得古城的每一處都讓人感動,也會和我們分享很多小時候的故事和經(jīng)歷。”

      責(zé)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guān)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dāng),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quán)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quán),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quán)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 亚洲黄色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四虎必出精品亚洲高清|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图片小说区热久久| 亚洲宅男永久在线|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系列国产精品制服丝袜第|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婷婷天堂在线综合|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人成图片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亚洲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 亚洲第一AV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