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放棄空閑時間致力公益 女子6年組織參與數百場活動
6年來,她幾乎放棄所有的空閑時間致力公益,組織參與數百場活動。
她說—— “雖然很忙,但很快樂”
胡雅玲(右一)為公益臺前幕后兩頭忙
胡雅玲參加“一元理發”活動
明天(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幾十年來,雷鋒精神與時代同行,一直伴隨著我們,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用自己平凡的舉動、執著的堅守,續寫著雷鋒故事,展現著這座城市的大愛和溫暖。
石獅的胡雅玲就是其中之一。2月28日下午下班后,她回到家后顧不上休息,就開始核算泉州一元公益團隊今年1月份的財務收支情況,一直忙到晚上10點多,然后將結果發到團隊QQ群里。這只是6年來她放棄休息時間,忙碌于公益事業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元公益團隊的副隊長,近年來她幾乎放棄所有的空閑時間,組織并參加了幾百場公益活動,平時還要負責許多后勤工作。“雖然很忙,但很快樂。”她如是說。
發起“一元理發” 三年開展121場
近日,陸陸續續有老人走進晉江市區一家理發店內,幾名身穿黃馬甲的理發師忙著為老人們提供“一元理發”服務。65歲的陳阿婆理完發后,看著鏡中的新發型,笑得合不攏嘴,豎起拇指贊道:“只花1元錢就剪了好看的造型,這錢還能捐給困難的人,這樣的活動下次我還要來參加。”
“阿婆,我為你拍張照片吧。”胡雅玲拿起手機拍下微笑著的老人。當天活動結束后,她整理好圖片和文字,將活動情況發布到團隊QQ群和公眾號上。“一元理發”活動至今已舉辦了121期,胡雅玲沒上班的時候都會趕到活動現場。她是石獅人,但大多數活動都在晉江舉辦,每次往返就要花近兩個小時。
“我們團隊是2016年1月1日成立的,‘一元理發’項目是第一個項目,在那之前我已經當了2年的志愿者。”胡雅玲認為,公益是有溫度的,不僅能溫暖他人,也溫暖著自己。當初她和伙伴們成立一元公益團隊,初衷就是希望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他人,大家一起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參與組織愛心奉茶 設立300多個網點
在熱鬧的晉江市街頭,位于崇德路旁的一個愛心茶桶上面寫著“愛心奉茶站”。只要口渴了,51歲的環衛工人何阿姨就會來到這里,喝上一杯熱茶,暖身又解渴。這樣的愛心奉茶站,在晉江街頭每500米就有一個。胡雅玲所在的一元公益團隊,就是這個項目的發起方之一。
“2016年夏天的時候發起了‘愛心奉茶站’的項目,最初為了召集更多愛心商家,每逢周末我和志愿者們都會走上街頭,四處走訪商家。”胡雅玲回憶,起初遇到了不少困難,但他們還是抱著樂觀的心態堅持不懈。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越來越多的愛心商家和單位加入了奉茶的行列,至今泉州已有330余個愛心網點,受益者達40多萬人次。
臺前幕后默默付出 幫助他人快樂自己
一個團隊能夠持續良好運轉,離不開良好的組織管理。
在一元公益團隊中,胡雅玲一人身兼多職,后勤、財務、文案等等,相比其他志愿者要做的事情更多更雜。
“很多人對志愿服務的幕后工作并不了解。”胡雅玲告訴記者,一場公益活動在啟動前后有很多工作要做,細碎而繁瑣。比如:活動前需要尋找愛心商家、登記愛心物資、整理文字、召集活動志愿者、制訂應急預案等,活動結束后需要整理資料、處理和歸檔圖片、撰寫文字、統計收支、公布財務狀況、登記志愿者服務時長等。這些幕后工作需要花費大量時間。
除了上班,她幾乎將所有空閑時間都用在了志愿服務的幕后工作上,平時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家人,這讓她十分愧疚。好在家人對她的選擇十分支持。她說,“這么多年走過來,我為他人送去溫暖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快樂和滿足。不管是做公益,還是做自己的工作,其實每個人都是社會正常秩序中的一顆小螺絲釘,每一個人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每一件事情,社會就會有大大的改變。”(泉州晚報記者 王麗虹/文 胡雅玲/供圖)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平安產險升級公益平臺,推出家鄉公益、農產品扶持計劃2019-03-25
- 愛家愛崗愛行善李海英:“上蒼”賜予的好心人2019-03-25
- “情暖春陽時 濃濃敬老情”公益活動溫暖進社區2019-03-10
- 學雷鋒——八閩樹新風2019-03-05
- 橄欖樹公益服務中心入選福州市學雷鋒活動示范點2019-03-05
- 第56個學雷鋒日 福州將開展千場志愿服務活動2019-03-02
- 最高檢:突出辦理環保食藥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2019-02-27
- 辭去北京好工作 北大畢業生攜妻返鄉做公益2019-02-25
- 福清三山鎮鄉賢好樣的 捐款1600萬元發展公益事業2019-02-21
- 福州4個典型上榜全國“四個100”2019-02-17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也有九價宮頸癌疫苗了 市民可就近預約接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