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洪梅鎮,返鄉大學生在圖書館給孩子們上課。(陳靈 黃耿煌 攝)
正逢暑期,如何讓孩子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眾多家長為此絞盡腦汁。記者發現,泉州多地以“假期安全”為核心,整合資源開設暑期公益學堂,提供課業輔導、興趣培訓等各種服務,此舉不僅豐富了孩子的假期生活,也解決了家長“沒人看孩子”的煩惱。
鄉賢籌建公益圖書館 返鄉大學生義務支教
上大學后的兩個暑假,王中禾都選擇回家鄉南安洪梅鎮參加支教活動。今年7月22日至8月2日,包括他在內的14名大學生作為支教老師,在洪梅志愿者協會公益圖書館和仁宅圖書館,為80多位小學生開展暑期夏令營活動,上午進行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的趣味教學,下午開展科普宣傳、手工課、電影賞析等主題活動。
在2日的結營儀式上,王中禾、陳思萍等14名大學生和孩子們開心地做游戲,為今年的暑期夏令營畫上句號。就讀于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的王中禾是洪梅鎮洪梅村人,去年大一暑假,他與南安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隊另外7名成員一同報名參加暑期支教活動。他說:“洪梅是我的家鄉,一方面可以幫助家鄉的孩子們,一方面也能鍛煉自己的能力。”
今年暑期,他已是支教隊伍的帶隊者,支教大學生由8名增加到14名,不僅有洪梅人,亦有洪瀨人和美林人,支教地點也在去年洪梅志愿者協會公益圖書館的基礎上,新增今年7月剛對外開放的仁宅圖書館。“支教對象主要是2-6年級的小學生,共80多人,分成低年級和高年級兩個班,低年段學生在仁宅圖書館上課,高年段學生則在洪梅志愿者協會公益圖書館上課。”
洪梅鎮的這兩個圖書館,都是由南安市洪梅志愿者協會籌建的。“協會的發起者大部分在外地做生意,‘游子’在外,想為家鄉做點事,便于2016年注冊成立公益協會。如今協會已有279名注冊成員,還有許多愛心人士也常常慷慨解囊。”該協會執行會長陳志權說,他常年在廈門經商,看到廈門做公益的同仁為城市流動兒童建圖書館,很受觸動,“其實農村的留守兒童更需要圖書館。鄉村圖書館既可豐富孩子們的學識,也能減少孩子對手機、電視、網絡游戲不同程度的依賴。”
經過倡議發動,協會成員、愛心鄉賢紛紛捐書、捐資,場地房東亦免除租金。去年,協會公益圖書館建成并對外開放,藏書共計1萬多冊,可輻射周邊5個村。今年年初,協會籌建仁宅圖書館,倡議發出短短3個月便籌集30多萬元,于7月對外開放,藏書近2萬冊,可輻射周邊6個村。兩個圖書館均聘請專職管理員,且不對借書者進行地域限制,不管是本鎮、本市還是外省籍貫的學生,均可以辦理借書卡。(記者陳靈 黃耿煌 通訊員黃耿鑫)
惠安螺陽鎮,義工輔導孩子做作業。(林惠聰 供圖)
義教志愿服務進村 寓教于樂激發興趣
在惠安縣螺陽鎮錦豐村,一場名為“愛心公益義教”的暑期志愿服務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此次活動由前康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前康是螺陽鎮錦豐村等村莊古時的稱呼,前康村文聯是福建省首個村級文聯。此次共招募20余名優秀大學生和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組成義教志愿服務團。活動于8月5日正式開始,將持續進行到本月中下旬。除了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學科的輔導,本次義教活動還開設了音樂、美術、象棋、攝影等大量文體類培訓,在幫助孩子鞏固課本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他們的各項文體技能。
前康村文聯主席林惠聰先生告訴記者,整個活動吸引了100多名中小學生參加。其中,中國象棋、英語等班最受歡迎。“我們原本只面向中小學生招生,但有不少家長帶著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前來報名。”除當地的少年兒童以外,這次活動同時也吸引了不少鄰村的學生參與其中。
自8月5日開班以來,各項教學和活動陸續開展,進展順利。數學、英語等學科課堂上,老師及志愿者教學嚴謹、因材施教,學生們認真投入,不懂就問;在中國象棋、書法等文體活動中,老師們更多采取寓教于樂的方式,激發學生們對這項活動的興趣,并不斷給予幫助和鼓勵。幾天下來,參與活動的孩子紛紛表示學到了許多新知識,收獲良多。(記者廖培煌 實習生莊沙斐)
安溪西坪鎮,志愿者給山里的孩子帶來禮物。 (吳志明 攝)
志愿者牽頭辦學堂 山里娃充實又快樂
學南音、做手工、練書法……在安溪義工協會志愿者和熱心人士的組織下,安溪金谷鎮、西坪鎮、龍門鎮的孩子假期生活很充實。
西坪鎮留山村公益學堂負責人潘文平是安溪公益協會西坪分隊的隊長。他介紹,留山村公益學堂7月8日開始舉辦,原計劃招收50名學生,后應家長強烈要求,擴招至70人,分成兩個班,留山村小博士幼兒園無償提供場地。留山村家長林女士表示,在農村,因為條件限制,孩子們暑期大都只能待在家里,公益學堂可讓孩子學到更多知識,他們一起生活學習,既快樂又充實。
安溪義工協會金谷公益學堂7月15日開班,將持續到8月15日。負責人吳寶華介紹,學堂以輔導暑期作業為主,還有手工、國學、書法等課外興趣課程。義工老師有在職老師、有在校大學生,也有其他行業的熱心人士,他們都是擠出時間來為孩子們輔導。
這個暑假,安溪縣龍門鎮弘橋濱江新城物業管理樓的三樓不時傳來陣陣美妙的音樂。原來,這是安溪義工協會龍門學堂的孩子們在學唱南音。安溪公益協會龍門分隊隊長林志榮介紹,龍門學堂7月17日開始,孩子們來自周邊鎮區,他們和龍門南音藝術團團長施順行先生學習南音,每天上午8點開始,11點結束。
安溪義工協會副會長廖妍喜表示,現在正值暑假,城市里學生可以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導,可農村的很多孩子多數只能待在家里,他們甚至會相約去河里玩耍、游泳,存在安全隱患。公益學堂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假期生活,也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記者吳志明)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城區6月份住宅小區考評情況 泉港區:成績較上2019-08-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