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
本報訊 (記者蔡紫旻 通訊員段燕飛 文/圖)昨日,“朔地戀歌——寧夏巖畫特展”在泉州海交館開展,展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藝術世界。
巖畫產生于文字出現之前,記錄了人類早期的生存活動,是目前發現的人類記錄自身歷史的最初方式。寧夏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發現大量的巖畫遺存,存世總量占全國巖畫總量的一半以上。
寧夏巖畫系研究史前人類史、文化史、風俗史、宗教史無可替代的百科全書,是中國北方巖畫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巖畫大觀園中極具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景觀。
本次展覽由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和泉州海交館共同主辦,展廳位于海交館伊斯蘭文化陳列館四樓,展期將持續至10月28日。現場展出了包括巖畫實物、拓片、復制品等在內的100余件展品。
責任編輯:黃冬虹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泉州海交館主樓閉館改造升級 8月15日后再度開放2017-02-11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七座廟宇奉祀三太子 哪吒信仰泉州古已有2019-08-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