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團隊精準幫扶 助八百村民脫貧
團隊骨干因此獲評泉州市第六屆道德模范
李昊(右三)到鄉村進行實地調研(受訪者 供圖)
在華僑大學,有一支致力于精準扶貧的學生團隊,他們深入貧困鄉村,挨家挨戶走訪,與村民同吃同住,為的就是幫助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團隊中的李昊是一名博士生,從2015年以來,她和隊友走進龍巖、莆田、政和、閩侯、德化、永春等地的15個貧困村,為這些地方的旅游發展出謀劃策,帶動800多名貧困村民脫貧致富。日前,她因此獲評泉州市第六屆道德模范。□記者 黃楓
旅游扶貧 貧困村變成美麗景點
南平市政和縣念山云上梯田,在中國最美梯田中排名第三,它線條優美、四季色彩變幻。在念山,還有保存完好的名木古樹群落,有唐朝黃巢起義的練兵場黃巢坪和將士們喝水用的黃巢井等遺址……亮麗的風景、豐富的旅游業態,每年吸引上萬名攝影愛好者前來采風,20余萬人次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念山村民的生活越來越滋潤。讓許多人難以置信的是,幾年前,念山仍是全國建檔立卡的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之一。囿于地勢和經濟因素,這里的旅游資源得不到開發,荒地雜草叢生,村居村貌臟亂差,村民生活困頓,大多外出打工。
“2015年,我剛到念山的時候,念山村還是一個到處雜草叢生的貧困村。”李昊介紹道,2015年10月,她帶隊多次深入念山村各個自然村,逐家入戶走訪調研貧困戶;與村委交流,與鄉政府深入溝通,梳理該村的發展優勢和劣勢;深度考察念山村的旅游環境、資源現狀和交通條件等,分析旅游發展可行性。通過大量的考察,李昊的團隊為念山村確立了以梯田景觀為核心,以‘旅游+’為路徑打造休閑農業型的發展定位,并完成了《政和縣星溪鄉念山村旅游扶貧規劃》的編制工作。該規劃于2016年6月順利通過福建省旅游局的評審驗收,予以立項。
“大到景區停車場的選址施工、游客中心的設計施工、旅游廁所的衛生管理,小到垃圾桶的采購、綠化樹種的選擇,都由我們來幫忙選擇把關。”李昊說,她到念山的次數、待的天數,比她回家還多。
一杯熱茶 堅定旅游扶貧信心
談到利用旅游資源進行精準扶貧,李昊笑著說,這都是老師一路指導鼓勵,團隊才有今天的成績。2014年,李昊開始在華僑大學讀研究生,方向是旅游管理,其中包含了旅游規劃。“當時跟著老師,到了不少村子,這些村子很多都是貧困村,有些貧困程度超乎我的想象。”她說,當時就想著能不能為貧困村做點事情。
機會很快就來了。2015年,國家提出精準扶貧,其中提到利用旅游扶貧,鼓勵高校學子利用專業知識進行扶貧。李昊的團隊應運而生——華僑大學“精衛”旅游扶貧公益服務機構(下稱“精衛”學生團隊)。“當時團隊的成員全部是自愿報名的,多數是旅游學院的學生。”她說,念山村的旅游扶貧項目成了團隊開始的第一個項目。
當時在念山村遇到的一次暖心舉動,讓她更加堅定了為村民脫貧的想法。2015年,她剛到念山時,與團隊一名成員挨家挨戶走訪。由于不熟悉當地的氣候,一陣雨下來,氣溫驟降,兩人穿的衣服不夠,冷得渾身發抖。剛好到了一名農戶家中,只有老人在家。老人立即泡了兩杯熱茶端給她們,里面是幾根茶梗。“那杯茶真的是這輩子喝過最好喝的茶,當時眼淚差點流下來了。”
不忘初心 利用專業知識助人
除了政和縣念山村,4年多來,李昊和隊員還曾為龍巖、莆田、閩侯、德化、永春等地貢獻智慧。該團隊指導教師、華僑大學旅游規劃與景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黃安民教授表示,“精衛”學生團隊是以在校學生為主組成的旅游扶貧非營利性公益組織,2015年成立后便持續參與“全國旅游規劃扶貧公益行動”,不僅改造了一些鄉村的面貌,同時鍛煉了一批優秀的大學生。2015年至今,該團隊發揮專業優勢,共為15個貧困村的旅游發展出謀劃策,助力完成了10余個國家級旅游扶貧試點村的旅游規劃工作,幫助800多名貧困村民脫貧致富。
“未來,我們將不忘初心,勇擔社會職責,發揚‘精衛填海’的精神,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更多的貧困人口受益,為國家的精準扶貧事業和鄉村振興戰略貢獻來自華僑大學學生的力量。”李昊如是說。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南平建甌市南雅鎮:葡萄變成脫貧致富的"金串串"2019-09-02
- 泰寧縣音山村依托旅游產業成功走出“造血式”脫貧致富路2019-07-03
- 福州舉辦農村脫貧致富人才示范培訓班 50人參加2018-05-29
- 帶動5000貧困戶脫貧致富 甘肅農特館落地倉山2018-01-03
- 2017騰訊動漫創作者大會 “脫貧致富”助國漫創作者增值2017-12-06
- 寧德市加快推進竹產業發展 促進脫貧致富2016-11-16
- 三明:幫助鄉親們尋找脫貧致富的好路子2016-09-12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永春五里街鎮:發展食用菌 助力鄉村振興2019-12-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