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里,醫生用胸口把10℃的造影劑焐熱到30℃再給患兒注射。
說到手術室,大家通常想到的是冰冷的手術臺,不過,醫護人員的貼心之舉往往能為之注入一股股暖流。昨日上午,在泉州市正骨醫院手術室,5歲患兒雅雅(化名)肘關節骨折手術中,術間恒溫器突發故障,手術刻不容緩,而剛剛冷藏取出的造影劑溫度太低,直接注入必將“凍”到患兒,為了不延誤手術,主刀醫生直接將冰冷的造影劑放在自己胸口,靠體溫給造影劑“加熱”十多分鐘后,再給患兒注射。
像這樣針對患兒的貼心之舉不止這一例,2018年泉州市在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暖心服務”三年行動以來,多種特色貼心服務在泉州各家醫院上演。
冷藏10℃造影劑 胸口焐熱到30℃
昨日上午8時許,記者穿上消毒過的醫用服,隨著醫護人員進入手術室,見到了這位“走心”的主刀醫生——正骨醫院小兒骨科副主任醫師揭強醫生。
“剛取出的造影劑,放在身上還真的涼呢。”揭醫生介紹,造影劑(又稱對比劑)是為增強影像觀察效果而注入(或服用)到人體組織或器官的化學制品,用于某些器械顯示圖像,如X線觀察常用的碘制劑、硫酸鋇等,較多運用在手術中。當時雅雅正接受肘關節骨折手術,剛剛冷藏取出的造影劑,溫度差不多10℃,而小孩子可以耐受的溫度約是30℃,平日里手術間都是使用恒溫器,加熱時間較長,但是昨日情況緊急,于是揭醫生就將造影劑放在自己的左胸口,給造影劑“人工加熱”。焐了十多分鐘后,造影劑升溫至30℃左右,可以注射,隨后手術順利進行。
小兒骨科手術里,為何會有這番“神操作”?其實為造影劑“加熱”,是各家醫院落實泉州市衛健委“暖心服務”三年行動中各項舉措的一個縮影。
各醫院貼心舉措 給患兒溫暖關懷
昨日,雅雅在媽媽的陪伴下被送入手術等候區時,也受到了“特殊對待”。醫院里的等候區被裝飾如“游樂區”,這里準備了適合各年齡段嬰幼兒的玩具、書籍等,孩子在和醫護人員互動時,就不知不覺進入麻醉狀態入睡。
為了減輕患兒術前緊張心理,全市各家醫院因地制宜,推出類似暖心服務。其中,南安市醫院對特殊小兒手術患者,在手術患者交換區準備了一面“彩虹卡通”墻和“星空”天花板,并為“小病號”準備了APP讓其觀看卡通視頻,使其轉移注意力平復心境,在保證患兒安全的前提下,將麻醉用藥丙泊酚前移,提前注射,以此緩解患兒恐慌。
針對患兒就診,各醫院暖心服務也在不斷延伸。泉州市兒童醫院重新將患兒住院病區打造成“童話王國”。護士臺旁邊還專門設置了書刊小角落,可供等候辦理住院的小朋友翻看書籍,多種方式開展小兒常見疾病知識宣教。去年春節,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泉州第一醫院兒科病房,醫護人員為留院患兒上演皮影戲《西游記》里的三打白骨精,營造病房里的節日氛圍。
寒冬里,這樣的暖心“套路”,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醫療服務,還為孩子和家長提供幫助及人性化服務,使孩子減輕痛苦,家長得到滿意,感受到家的溫暖。(記者 許奕梅 王柏峰 通訊員 張強 文圖)
?延伸閱讀
開“跑車”進手術室 給患兒別樣關愛
去年5月,在江蘇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6歲的小患者佳佳開著一輛紅色玩具跑車,在媽媽和護士阿姨的陪伴下,開開心心一路駛向手術室,整個術前準備過程沒有一絲哭鬧便順利完成。在手術室患者等待區,醫護人員專門打造了一個“兒童之家”,配備了搖搖馬、拼裝積木,不但有玩具跑車,還有動畫片可以看。據悉,國內許多地方的醫院都推出了類似的“特殊服務”,小患者在術前情緒可以得到很大的安撫。
男童術前太害怕 醫生抱他做手術
去年,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麻醉科護士小胡發了六張圖片到朋友圈,主角是該院骨傷科修復重建病區副主任沈立鋒。原來,一名兩歲半的男孩要做手指腱鞘手術,剛進手術室就哭鬧著找媽媽,沈立鋒二話不說就抱著他到手術臺上,像父親抱著自己的孩子一樣,超級暖心。術前小男孩手足亂動不配合,沈主任打開手機動畫片,護士遞上了玩具小轎車,男孩漸漸安靜了下來。
?他山之石
美國:CT室變身“海盜島”
紐約長老會摩根士丹利兒童醫院是美國最大的兒童醫院之一。2013年起,該醫院的CT室一改往日風格,變身可愛版“海盜島”。墻上,一只身穿海盜服的小猴子正在蕩繩索,海盜城堡上的旗幟獵獵飄揚,海鷗、椰子樹映襯出一派海島風光,一個大大的舵赫然畫在CT機上。
德國:放病人最愛聽的歌
德國是個盛產音樂家的國度,身處德國任何一個地方,音樂聲幾乎不絕于耳,就連醫院手術室也不例外。
德國醫院通常會播放三類音樂:患者最喜歡的音樂;如果患者沒有特別的喜好,通常會播放鳥鳴、流水等大自然的聲音;復雜的大手術會播放主刀醫生本人喜歡的音樂。據悉,手術中播放音樂又被稱為“術中音樂干預”。音樂干預能緩解病人在手術室里的恐懼感,放松地接受手術,從而更快地痊愈。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暖冬公益行動吃穿用“愛心大禮包”今起發放2020-01-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