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25日訊(晉江經濟報記者齊玉波 董嚴軍)沒有百姓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在城市發展進程中,晉江高度重視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自2011年以來,累計投入衛生經費30余億元,醫療衛生事業步入發展快車道。隨著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的加快建設,晉江著力實施醫療資源整合優化、短板學科補齊提升、服務與管理雙提升等“八大行動”,今年將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居民主要健康指標保持在全省前列。
“家門口看名醫”成常態
院士現場查房、院士遠程會診、院士親自手術……這幾年,隨著晉江與樹蘭醫療集團的深度合作,名醫專家來晉江看診已經成為常態。
5月16日下午2時30分許,在晉江市醫院,42歲晉江男子吳先生的病房里,來了一位特殊的醫生。她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
吳先生被診斷出混合性肝硬化(乙肝合并酒精)失代償期、消化道出血、重度貧血等多項疾病。“嘴巴張開,我看一下舌苔!”李蘭娟邊聽醫生介紹病情邊仔細做著檢查。
“你好好休息,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查完房后,李蘭娟為吳先生鼓勁加油。
來到醫生辦公室,李蘭娟認真察看患者病歷,并召集大家分享治療方案,并對患者下一步治療提出了9條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疫情發生后,李蘭娟還第一時間通過遠程視頻連線晉江,專題解讀新冠肺炎診療指南,在線答疑解惑,指導晉江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四早”“四集中”原則,晉江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
說起院士手術,“新晉江人”李先生感激不已。兩年前,他因肝部疑難腫瘤入住晉江市醫院治療。醫院肝膽胰外科通過多學科遠程會診平臺,連線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明確治療方案。不久后,鄭樹森特意從杭州趕到晉江,為李先生實施肝臟疑難腫瘤切除手術。術后,李先生一下子擺脫了疾病的折磨,很快就出了院。
李先生表示,能接受院士手術本來就很幸運,而這次手術沒有多收一分錢,比起到大醫院省了不少費用。
除了不定期到晉江為疑難病癥患者手術、舉辦講座外,每逢周三,鄭樹森都會準時“上線”,為晉江百姓遠程看診。2019年,就有89名晉江患者通過遠程會診得到鄭樹森的精準施治。
“我出生在這兒,喝這里的水、吃這里的糧食長大,對這片熱土有深厚的感情。”去年12月6日,黃國英、蔡國響等16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晉江籍醫界鄉賢忙中抽空回鄉,來到永和英墩華僑醫院,為鄉親們義診。這一天,400多名群眾慕名而來,接受專家診斷后連口稱贊。
2019年,在晉江異地商會和相關部門的努力下,上海等地知名醫界鄉賢紛紛回到家鄉,在晉南、安海、永和等地開展大型免費義診活動,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看名醫。
探索新模式
打造百姓放心醫療
“我們突出醫院的公益性,注重醫療的優質化,就是要讓老百姓不僅能看病,還能看名醫、看好病,更能少花錢。”晉江市衛健局局長紀剛宏說,近些年,隨著“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醫療服務網絡的逐步完善,晉江瞄準醫療高質量發展,為的就是讓百姓能“病有良醫”。
2016年7月16日,隨著樹蘭醫療集團正式進駐,晉江率先走出了公立醫院與民營醫療機構合作的新路子。近年來,晉江醫療衛生事業取得重大突破——晉江市中醫院成為全省首家縣級三甲中醫院;建起了區域醫學檢驗中心,檢測水平達到國際水準;開設了國際門診部,國外名醫定期來晉坐診;建起了國際疑難病多學科遠程會診平臺,全球1000多名專家名醫可為晉江百姓遠程服務;晉江市醫院晉南分院通過JCI國際認證,成為全省首家通過該認證的公立二級醫院……晉江醫療已邁上高端、初具國際范。
2019年,晉江全面打造三大醫療服務航空港——簽約院士、名醫分別突破10名、100名,全省縣域首套“醫療優先分級調派系統”上線運行,基本形成“15分鐘生命急救醫療圈”。
當前,晉江市醫院新院正加快工程掃尾,將于今年搬遷投用。新院占地303.2畝,預計總投資約20億元,設置病床1988張,分兩期建設,致力打造具備省內乃至國內同類醫院先進水平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晉江還注重借力借智。目前,晉江全市共與約30家省內外三級醫院、知名院校建立協作關系,在管理能力、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服務水平等方面快速發展,填補了診療領域多項技術空白。
接下來,晉江將深化與樹蘭醫療集團等戰略合作,打造更多名醫名科名院,力爭在“三甲”綜合醫院和高端專科引育上取得突破。同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三醫聯動”工作機制,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上線運行智慧衛生信息平臺,改善百姓就醫體驗,全力打造百姓放心醫療。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拼多多“產播基地”泉州首秀,6位市縣長助力2020-05-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