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縣殘聯工作人員前來實地核實時,賴淑川(右一)正在和侄子(左二)一起搭建養鴨棚。
本報訊(記者 陳凌鷺 通訊員 陳仁惠 文/圖)近日,德化縣殘聯組織工作人員先后深入龍潯鎮、潯中鎮、三班鎮等18個鄉鎮的41個村,對各鄉鎮上報的130名省級農村困難殘疾人就業創業補助申報對象進行入戶實地核實。德化縣湯頭鄉吉山村的貧困殘疾人賴淑川就是其中之一。
賴淑川肢體殘疾,原來在縣城打零工,兒子今年24歲,智力殘疾,妻子十幾年前過世后,孩子就由爺爺奶奶幫忙照顧,生活困難。去年,賴淑川決定回村里打拼,就近照顧孩子和父母。在村委會的支持下,他向親友借了錢,利用村里山邊的閑置土地,養殖了1000只土番鴨。
本來一切還挺順利,年后鴨子就可以賣了掙錢,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給賴淑川帶來了新的煩惱。“疫情發生后,番鴨不好賣,如今田里還有800多只,一天就要吃四五百斤飼料,資金壓力很大。今年申請農村困難殘疾人創業就業補助,希望能夠緩解一下資金困難。”賴淑川說。
雖然有困難,但是賴淑川并未放棄,當縣殘聯的工作人員前來核實時,他正和侄子在養鴨場旁搭個棚子,方便養殖雞鴨。他現在最希望的就是早點把存欄的番鴨賣出去,再養一批雞鴨,慢慢還了借的錢,把日子過好。
“賴淑川的情況符合申報條件,對于反映的番鴨銷售問題,將積極聯系有關方面,幫助其打開銷路。”德化縣殘聯相關負責人表示,歷時近一個月的核實工作已經結束,下階段將按照有關規定將符合條件的130名就業創業補助申報對象進行公示審批,審批后將給予每戶5000元補助。
據市殘聯維權就業發展部主任吳旸介紹,按照省級扶持農村困難殘疾人就業創業項目實施方案,“十三五”期間,全省每年扶持4000名農村困難殘疾人開展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和個體服務業等生產經營,每人補助5000元。2016年以來,我市每年都有五六百戶殘疾人享受省級扶持農村困難殘疾人就業創業項目補助,項目涉及種養殖、零售服務、農副產品加工等,目的就是在殘疾人就業創業道路上幫一把、扶一把,增強造血能力,拓寬就業渠道,增加經濟收入,讓他們能過上穩定的生活。
目前,除德化外,全市各縣(市、區)殘聯也正在陸續開展實地核實工作。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建22條措施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靈活就業2019-05-14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益”舉兩得!泉港增設河湖保潔新崗位2020-06-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