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澤新村的廚余環保驛站,運行以來處理垃圾108噸。
垃圾分類既是民生“關鍵小事”,也是綠色發展大事。近日,泉州市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泉州市首批生活垃圾分類推薦學習點,鯉城區金山社區、伍堡社區、龍嶺社區,豐澤區豐澤社區、東鳳社區等9個社區(小區)上榜。我市通過樹立垃圾分類示范社區(小區)優秀標桿,以點帶面,推動全市社區(小區)垃圾分類工作出經驗、走前列,進一步提升社區人居環境。
豐澤社區 免費分發廚余垃圾桶 減少二次污染
3日16時許,豐澤社區豐澤新村的法制公園內熱鬧非凡,豐澤社區聯合愛心企業開展公益活動,向300戶居民免費發放新型廚余垃圾桶,推廣廚余垃圾投放新形式。現場,居民有序排隊登記,挨個領取廚余垃圾桶。
“去年年初,社區引進一臺廚余垃圾處理機,從那時起,我每天都把廚余垃圾裝在袋子里,拿到廚余環保驛站,處理機把廚余垃圾變成高效的有機肥,我已經領了好多次肥料了。”居民蘇阿姨提著垃圾桶開心地說,“有了這個專用的廚余垃圾桶,就不需要使用垃圾袋了,減少了二次污染。”
豐澤社區黨委副書記曲春虹介紹,這臺處理機投入使用一年多來,參與的居民已從最初的50多戶增加到目前的800戶,運行以來社區共處理廚余垃圾約108噸,產生有機肥約20噸。接下來,他們將在廚余環保驛站旁設置物架和洗水池,上班的居民倒完廚余垃圾,可以將專用桶沖洗干凈,放在置物架上,下班后再拿回家。
“廚余垃圾桶裝有密封條,可以隔絕味道。”愛心企業負責人黃金星表示,使用廚余垃圾桶可以減少袋裝垃圾破袋時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這批垃圾桶底部預留了方槽,未來可以安裝智能芯片,快速識別居民身份及投放的廚余垃圾重量。
為了實現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去年3月份,豐澤社區在豐澤新村啟動垃圾分類“撤桶并點”工作,將小區內原來的80多個垃圾桶分布點整合撤并。目前,社區有社會企業設置的17個環保投放點,結合4個智能回收點,不僅便于管理,還節省人力。
志愿者向鯉城實小學生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金山社區 設垃圾分類紅黑榜 不定期轉移監控探頭
“收攤后記得把自己攤位的垃圾收好,放到垃圾投放點。”近日,海濱街道金山社區環保驛站的工作人員吳志群帶著垃圾分類宣傳冊,來到了社區一角的流動攤販集中點,將宣傳冊逐一分發給流動攤販與周圍群眾,并向他們普及垃圾分類投放的注意事項。記者觀察發現,社區此前的宣傳已頗有成效,攤販們大多自行攜帶垃圾桶,整齊地擺放在攤位旁邊,社區內干凈整潔、井然有序。
金山社區居委會主任趙春嬪告訴記者,金山社區是一個有著8000多人的老舊小區,2019年初,社區完成了并點撤桶工作,將100多個垃圾投放點位撤并為21個。社區10名保潔員分早、中、晚三個時段對投放點的垃圾進行清理。去年年底,社區設立了“垃圾分類紅黑榜”制度,依據居民“垃圾分類”積分和參與垃圾分類活動情況,每季度評選3名優秀居民和1名優秀樓棟長,進行表彰和獎勵;通過監控抓拍,將垃圾混放、落地等沒做好垃圾分類的樓棟、居民實時張榜公示,在主干道LED顯示屏滾動播放,督促居民參與垃圾分類。
“每天我都會查看監控視頻,在高清攝像頭的震懾下,一些居民不再亂扔垃圾,宿舍樓門口的環境好了許多。”吳志群介紹,目前社區內安裝了3處攝像頭,會不定期轉移攝像頭的位置,目前已經移動了三次。
此外,金山社區也十分重視提高轄區未成年人對垃圾分類的認識,良好習慣從小抓起。3日17時許,在金山社區未成年人文體活動中心,社區志愿者現場教鯉城實驗小學總校三年(8)班的幾名同學制作垃圾分類花燈,并針對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如何分類進行講解。據介紹,社區會不定期開展針對未成年人的垃圾分類科普活動。
豐澤社區聯合愛心企業,向居民發放廚余垃圾桶。
全市 擴大試點范圍 普遍推行垃圾分類
豐澤社區、金山社區在社區生活垃圾分類上的創新模式,只是我市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一個縮影。
為了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今年5月份,泉州市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出臺了《泉州市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意見》,意見明確,今年的工作目標是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完善終端設施建設。意見還明確了生活垃圾的前端分類、投放模式、分類收集、收運體系、設施建設、資源化利用等環節的任務。
市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豐澤區、泉州開發區實現全覆蓋,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鯉城區開元、鯉中、海濱、臨江4個街道,其余各縣(市、區)1個街道(鎮)實現全覆蓋;今年年底前,全市新增22個街道(鎮)實現全覆蓋。全市公共機構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各小區逐步推行樓道撤桶、撤桶并點、定時定點等舉措,按平均每300戶居民配1名督導員的標準配備督導員,因地制宜確定定時定點投放的分類投放點設置、投放時間安排及分類投放規范等,分類達標投放戶數占總戶數比例達50%以上。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物業服務企業的信用管理,形成約束機制。各縣(市、區)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成后,生活垃圾分類基本類別新增廚余垃圾,從“三分類”過渡到“四分類”。確保有害垃圾單獨投放,逐步做到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分開投放,努力提高可回收物的單獨投放比例。
我市各縣(市、區)在垃圾分類工作上的創新可謂不遺余力,例如鯉城區創新開展社區紅領巾垃圾分類習慣養成,去年,該區將垃圾分類習慣養成系列活動列入區級為民辦實事項目,在金山、伍堡、新門社區等三個社區開展120場垃圾分類習慣養成活動,完成2000個紅領巾家庭的輪訓,并通過視頻公開課的形式帶動更多學生家庭參與分類。
(記者 王麗虹 陳小陽 實習生 周梓馨 文/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2020年元旦起施行2019-11-15
- 福州倉山區率先試行生活垃圾分類電子臺賬2019-11-15
- 南平人注意!生活垃圾今后這么扔2019-11-05
- 今年年底前泉州市所有學校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2019-10-28
- 福州:個人未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最高罰款200元2019-09-27
- 46城強制垃圾分類 計劃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19-09-10
- 福州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四定”工作實施方案2019-09-04
- 生活垃圾分類后去往何處? 多元化方式將取代填埋2019-07-27
- 福州市五城區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2019-06-14
- 福州生活垃圾分類口號征集結果出爐 365條口號獲獎2019-05-31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重拳出擊!泉港涂嶺鎮為您守護碧水清流……2020-07-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