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隨麗
■早報記者 龔翠玲 通訊員 沈忠華 蔡萌桐 洪智濱 陳志藝 文/圖
說起高層次人才,很多人會很自然地和高學歷、高科技聯系起來。記者了解到,泉州自實施人才“港灣計劃”以來,一批電焊工、木工、制衣工等基層行業的一線技能人才,先后被認定為泉州市高層次人才。
據了解,為了建立導向明確、競爭擇優的人才評價機制,讓品德好、能力強、貢獻大的一線員工能夠脫穎而出,泉州創新推行“以賽代評、競技比拼”和企業自主評價的人才認定機制,即從各類職業技能競賽活動脫穎而出者可直接獲評相應層級人才。而率先在福建省推行的企業自主評價高層次人才,將人才評價的話語權交給用人主體,已自主認定的514名高層次人才中,一線技能人才占63%。
初中畢業成為制衣工
她是“全國服裝制作能手”
“獲評泉州市高層次人才第四層次人才,對我來說是莫大的鼓舞,感覺自己的工作很普通,大家對我們的認可讓我更有動力了。”1985年出生的陳隨麗是南安人,19年前,初中畢業的她成為九牧王公司一名服裝制作普通操作工人。彼時,她從未接觸過服裝制作,更沒碰過電平車。然而通過努力,她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收獲了許多響當當的榮譽:“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如今她已成長為公司的培訓師。2015年,被表彰為“全國勞動模范”的她,還受邀登上天安門廣場觀禮臺,見證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
“起初控制不住踩平車的力度,經常踩過度,一不小心便扎到手。”陳隨麗介紹,2001年剛進公司時什么都不會,但自己會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來練習,每天早上6點進車間,通常到凌晨1點保安要關門了才離開。就這樣過了一個月,陳隨麗已熟練地掌握了所負責工序的技能;三個月后,她更以第一名的培訓成績成為正式員工。她還創造了個人日平均產能第一的好成績。“我不做‘差不多’工人,要做技術‘大拿’。”她這樣說。
之后,她不斷學習不斷挑戰自己。得知公司生產業務缺乏技術工人,她主動承擔起帶徒工作;恰逢公司產能擴大,她被公司提拔為質量檢驗員,短短兩個月,她就熟練地掌握了服裝制作的各種質量標準;參加2004年全國服裝制作工職業技能大賽,她以54分鐘制作一條優質西褲的創紀錄成績,獲得比賽的總冠軍,被授予“全國服裝制作能手”稱號,并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7年6月,她被提拔為車間主任,管理著近200名員工。為了彌補自身管理知識的不足,她虛心地學習全程操作、工序安排、現場管理等各個環節的知識。
陳志福
16歲當木工學徒
他是“全國技術能手”
生于1972年的陳志福,是永春縣岵山鎮南石村人,憑借精湛的木工技術,他于2018年獲評泉州市高層次人才第四層次人才。
據了解,由于家庭困難,初中畢業后,16歲的他就跟隨木工師傅當起了學徒工。雖然很辛苦,彼時年齡尚小的他卻選擇了堅持。“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努力不怕吃苦。”
初當學徒,干的都是最基礎的活,拉鋸、下料、鑿眼……可他從未因枯燥而放棄。而是在做好這些木工基礎工作的同時,利用空余時間努力鉆研木工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陳志福慢慢掌握了木工活的要領,憑借精湛的技術,在行業內小有名氣。
2016年8月,陳志福參加泉州市建筑行業“峰泉杯”古建筑木工崗位技能競賽,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成績,被授予“十大技術標兵”“泉州市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同年9月,他代表福建省參加2016年中國技能大賽——全國住房城鄉建設行業“陜建杯”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決賽,3小時內完成了一個仿古花格的制作,最終獲得第三名;次年,他獲得了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真沒想到,我能獲全國大獎,還能評上高層次人才。”陳志福表示,有了這些認可和鼓勵,他更有動力在這個行業里繼續走下去了,希望做出更好更精致的作品。
廖政平
中專畢業成為電焊工
他是“福建金牌工人”
從動力廠維修車間一名普通實習生到班長,從初級焊工到高級焊工,再到“泉州市技術能手”、“泉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福建金牌工人、泉州市高層次人才……1989年出生、已經有了10多年工作經驗的廖政平,在電焊工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廖政平是安溪縣劍斗鎮人,中專畢業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泉州閩光鋼鐵有限公司動力廠維修車間的實習生,從事維修焊鉗工工作。“剛進廠時,焊道成形總是不好,我像著魔一樣,白天干晚上想,找前輩學習,查找相關資料,在白紙上設計焊道的形狀、劃焊條的方法,漸漸地對每一個技術細節了如指掌。”為了學好焊接本領,廖政平常常利用午休時間學習工藝文件,并對照焊接的位置,做到熟知熟記。堅持不懈練了三四個月,他的焊接技術越來越好了。2018年7月,他在第六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福建省選拔賽中獲得了兩個榮譽——福建省焊工職業技能競賽三等獎及福建金牌工人。
電焊工作,不僅有燙傷的風險,還常常需要忍受高溫,許多焊接工作都要在四五十攝氏度的空間里作業,衣服被汗水浸濕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廖政平介紹,因為覺得又累又苦,起初他選擇的這份工作并沒有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每次看到他的手腳被燙傷,父母都心疼得不得了,想讓他換個工作。他的身邊也有不少人因為工作辛苦離開了這個行業。盡管如此,他還是選擇了堅持。“雖然這個崗位比較冷門,但這些年來,通過努力,我在這個崗位上獲得了很多,還被評為高層次人才,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我會堅持做下去,爭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專業技能能更進一步。”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在學人數將破三百萬 研究生如何成為高層次人才?2020-07-31
- 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就高層次人才認定和支持政策答記者問2020-06-29
- 最高補助700萬!福建出臺高層次人才認定和支持辦法2020-06-29
- 今年泉州高層次人才團隊申報工作啟動2020-06-04
- 造優人才發展環境 泉州高層次人才跨縣域住房有保障2019-08-21
- 福州高新區:完善制度 創新政策 引才促產2019-08-09
- 寧德市高層次人才訪學進修推薦申報工作開始2019-06-28
- 高層次人才獲90萬元公積金房貸 系福州首例2019-06-28
- 福州創新人才引進機制 市校企三方合作引進人才2019-06-26
- 唱響愛國情踐行報國志 泉州高層次人才快閃歌頌祖國2019-06-17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晉江如期舉辦第四屆海峽兩岸食品交易會2020-08-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