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絲起點城市、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文明早已融入泉州文化肌理,構成這座城市的靈魂。特別是過去的20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實踐,更是讓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深植泉州市民心中。
不論是垃圾分類新嘗試,還是科學分餐新風尚,抑或心理健康新理念、志愿服務新舉措,泉州人都在努力地用自身實踐來踐行時代新風,弘揚良好社會風氣,并用這種生活的新方式,為泉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加油助力。
推廣“公勺公筷” 守護舌尖安全
——熱心志愿者自掏腰包發放公筷
“公勺公筷,從你我做起”“文明用餐,使用公筷”……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有關公勺公筷的公益廣告和溫馨標語隨處可見,也成了文明用餐的新風尚。
為大力倡導使用公勺公筷,提倡聚餐分餐制,呼吁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泉州各地加大“文明餐桌”宣傳力度,動員更多餐飲經營戶和廣大市民參與其中。晉江的莊遠南便是熱心推廣“公勺公筷”的志愿者之一。
看到晉江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派發公筷受到群眾歡迎,莊遠南不僅動員一批志愿者趕來協助,在超市、農貿市場和小區門口向大娘大嬸宣傳家庭分餐,還自掏腰包8000多元定制3萬雙30厘米長的公筷,進入小區發給住戶家庭。莊遠南說,“大娘大嬸是家庭‘掌勺人’,倡導分餐首先就要幫她們養成習慣”。
一段時間來,他和公益團隊的志愿者們,奔走在晉江市區大街小巷,向社區居民、餐飲單位人員分發“公勺公筷”使用海報、宣傳冊子,并分發了定制的“公筷”。除了走進餐廳、社區進行公益宣傳外,莊遠南和團隊志愿者們還約定,無論是外出吃飯還是家庭就餐,都要準備一套公勺公筷,通過身體力行的做法影響身邊的人,然后通過他們再將這種做法傳遞給更多人。
有回收驛站 有大件寄存點
——伍堡居民樂為各類生活垃圾找“家”
垃圾分類對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的作用顯而易見,對環境保護意義更是重大。我市自2017年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這一低碳環保理念已深入人心,各地實踐漸入佳境。
在鯉城區臨江街道伍堡社區,居民早把垃圾分類當成生活的一部分,除將常規垃圾正確丟入垃圾桶外,還樂此不疲地為不同類別的垃圾尋找最合適的歸屬。
8月31日上午11時,伍堡社區堡西13幢樓的蘇阿姨將平時攢下的紙皮箱拎到百米內的社區環保驛站回收。將紙皮過秤后,蘇阿姨手里多了幾塊零錢。“資源回收站回收價多少,我們就給居民多少,我們不賺差價。”在驛站里值班的伍堡社區垃圾分類督導員林美麗告訴記者。
原來,為解決居民不愿直接將可回收物投入垃圾桶的問題,該社區在醒目地段搭起環保驛站,幫助做好回收工作。雖然紙皮等不值幾個錢,但居民們感覺受到了尊重,從內心里接受了垃圾分類工作。對于光臨環保驛站的每一位居民,輪流值班的垃圾分類督導員都會用心地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調動廣大居民參與的積極性。
對大件家具,伍堡社區則建起臨江街道第一個大件家具寄存點。居民游老先生前幾年想更換一套沙發,但舊沙發無處扔,就一直拖著。約200平方米的社區大件垃圾寄存點投用后,他順利完成了更換沙發的心愿。如今,該社區的大件垃圾寄存點每周都需外運兩三車,不僅解決了本社區群眾的難題,也解決了整個臨江街道群眾大件家具的去處問題。
心理輔導進校園 愛心護航助成長
——今年以來已開展39場公益直播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關系國家未來。為了幫助師生調整心理狀態,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生活和教育教學,日前,一場主題為“中學生心理問題的識別與干預”專題講座在泉州城東中學舉行,為老師們進一步做好新學期學生心理疏導打下基礎。
為了培養青少年樂觀向上的健康心理,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我市先后成立了泉州市青少年心理咨詢體驗中心、12355青少年“心理港灣”體驗中心等機構,為全市青少年及其家長提供“線上+線下”的體驗式心理咨詢。每年,團市委、市教育局等還聯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公益講座“進校園”活動、公益青少年團體心理素質拓展訓練活動等,目前,“進校園”活動已累計走過超200所學校,受益青少年及家長超2萬人。
“今年,我們已聯合豐澤區教育局組織開展了6場‘中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題培訓進學校公益巡講活動。受疫情影響,我們在開展線下活動的同時,也積極推廣網站、QQ及微信在線咨詢等線上渠道,包括建立家長微信交流群、開通小鵝通線上分享平臺,定期組織專業心理講座分享。”泉州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目前,今年已聯合市教育局開展39場線上公益直播,共計30多萬名未成年人家長受益。”
用我的文明關心你的健康
——“愛心冰柜”兩個月送出近13萬瓶水
送出一瓶水,清涼一座城。在自身踐行文明科學健康生活理念的同時,這個夏天,一群志愿者還用一瓶水,將文明生活的新風尚傳播給更多的人。
行走在九一街、東街、新門街、溫陵路、泉秀街、泉州商城廣場等處,會看到街頭矗立著一臺臺“愛心冰柜”,里面盛滿了礦泉水等冷飲,不時有環衛工人、快遞小哥、交警巡警、公交出租車司機等上前無償取用,享受夏日清涼。
“愛心冰柜”行動由本社東南早報·東南公益(泉州市東南公益協會)2018年發起,今年是第三季,將從7月持續到國慶節,旨在給環衛工人等高溫下仍堅守一線的戶外勞動者送清涼,幫助他們防暑降溫。
7月5日,在市委文明辦、市委網信辦的指導下,“文明創城 志愿同行——愛心冰柜送清涼”行動在泉州商城廣場舉行了啟動儀式。此外,東南公益還在泉州中心城區一線勞動者較為集中的公共場所,設置了9臺“愛心冰柜”,截至目前,這項活動已送出12.96萬瓶礦泉水,向奮戰在一線的勞動者送去絲絲清涼和暖暖關懷。
(記者郭雅瑩 陳淑華 許雅玲 胡彥明 張金華)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群策群力 共建共享——創城惠民的泉州實踐2020-09-01
- 在持續推進文明城市建設中表現不力 福州?18家單位被掛牌警告2020-08-21
- 長樂區領導現場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2020-08-19
- 漳州交警堅持疏管結合 共創文明城市新交通2020-08-06
- 福清扎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2020-08-03
- 福州召開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部署會2020-07-31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丨平潭實地督查 推進任務落實解決2019-12-03
- 福州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 為讓環境更美麗2019-11-19
- @所有福州人!一封家書,請查收!2019-11-14
- 寧德市召開創建全國 文明城市工作推進會2019-11-07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寧夏固原:泉州人扎根隆德辦企業 幫殘疾人實2020-09-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