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推進會提出
——聚焦重點環節 下大力氣推進創衛工作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全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推進會得知,為進一步增強城市功能,打造衛生、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即日起,中心城區的各區和市創衛辦各職能組將下大力氣攻堅克難,提升創衛薄弱環節,鞏固問題銷號、“門前三包”等工作機制,規范城市管理,切實提升城市品位。
□記者 陳淑華 吳志明
老舊小區 整治提升排水等不足
因建成年代較早、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原因,老舊小區呈現出失養失修嚴重、服務設施不健全的問題,居民改造老舊小區的呼聲高。
結合我市老舊小區改造,下一步,中心城區相關方面將下大力氣對排水、環境衛生、外墻立面、通信管線、道路設施等開展整治提升,確保樓道、外墻等區域無亂貼亂畫,電線、橫幅、廣告宣傳無亂扯亂掛,無私搭亂建、占地圈地,無亂潑亂倒、污水明排;將加強無物業小區管理,由住建部門加強業務指導、適當經費補助,推動街道和社區牽頭籌建物業管理公司,提高老舊小區、無物業小區的管理水平。
農貿市場 力爭年底前全面改造
對照國家衛生城市的創建標準,我市將從基礎設施提升、督促落實熟食“三防”、探索專業日常管理、規范市場功能分區等方面,大力提升中心城區農貿市場的軟、硬件環境。
目前中心市區24座農貿市場中,已有10座完成達標升級改造,2座改造中、1座近期將拆遷,其余11座年底前將力爭全面完成改造。
市創衛辦要求,對暫時無法列入改造計劃的城區農貿市場,各責任單位應開展明溝改暗、墻面修補等設施修復,在出入口設置路障,嚴禁車輛入內。在市場功能分區上,各農貿市場將全面規范設置活禽銷售區、宰殺加工區與顧客停留區,確保實現物理隔離。對基礎設施未達到規范市場要求且暫時無法改造提升的社區便民市場,應按照有關管理要求,定時定點定品種,公示經營時間、經營范圍和管理制度。
攤點和早夜市 秩序亂的將予以取消
違規擺攤設點嚴重影響正常交通秩序,按照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標準,我市各相關部門將堵疏結合,加強整治管理。
其中,對市場、學校、商場、車站、醫院周邊等擺攤設點嚴重,或阻礙正常交通的地方進行治理管理。對不符合規范要求、不適合設置或確實不需要設置的便民服務點,特別是市容秩序亂、環境衛生差的,將予以取消。
對符合要求的便民服務點,將設置便民服務點管理規定公示牌,公布經營區域、經營時間和經營品類,做好市容和衛生管理。其中,主干道的便民服務點經營時間不超上午8:00,次干道的經營時間不超上午8:30,且需亮證經營;從業人員應佩戴帽子、口罩。同時,將加強夜市大排檔管理,嚴禁占道擺放,嚴禁露天烹飪,確保道路干凈整潔。
對農貿市場外的活禽銷售和宰殺點,尤其是車載售賣活禽和居民生活區的活禽銷售點,相關部門將堅決予以取締。
“五小”行業 嚴管小餐飲店后廚等環節
包括小食品經營及加工單位、小理發店、小旅館、小浴室、小歌廳的“五小行業”存在規模小、設備簡陋、衛生狀況差等突出問題。
我市相關部門將進一步指導小餐飲店、小食雜店做好防蚊、防蠅、防鼠、防塵“四防”工作,尤其是小餐飲店的后廚管理。督促餐飲店設置防蠅簾、風幕機、紗門、滅蠅燈等防蠅設施,合理設置并正常運行消毒柜等。同時,將抓好“五小”商戶的持證經營并將相關證件、標志張貼上墻,確保衛生設施齊全,使用規范,室內干凈整潔,無吸煙現象。
“蜘蛛網”現象 將組織拆除廢棄線桿等
對城鄉接合部、老舊小區、城中村的“蜘蛛網”現象,我市將實行通信單位分片包干,結合片區改造、管線綜合治理,對下垂、穿插、散亂的通信線纜進行整理、捆扎,對廢棄線桿、線纜予以拆除,讓天際線變得更清爽。
全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推進會還對除“四害”、交界區域、城市噪音和油煙、在建工地、廢品收購站等環節管理提出嚴格要求,確保切實減少油煙亂排、無證游商和沿街商戶的高聲喇叭擾民,規范設置中心市區所有建筑工地圍擋和文明施工等,取締無證或經營手續不完備、未按規定經營的廢品收購站(場),以改善衛生環境,提升城市面貌。
據悉,對環境衛生整治不到位的,市創衛辦將按照相應的績效評估機制予以追究、處理。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泉州:多舉措強化精細管理 全方位提升創衛水平2020-09-22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無限極攜手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 啟動“同心公2020-09-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