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泉港區,近年來,石化產業高歌猛進,事關生態環境保護的節能減排 、綠色發展工作成效同樣突出。
“目前,福建聯合石化生產過程的尾氣已全部收進我公司的處理裝置內,處理裝置累計生產運行1526天。”近日,福建福源凱美特氣體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淵引用數據,與前來采訪的記者娓娓而談。
從尾氣放火炬燃燒,到由專業裝置回收,加工處理成氫氣和燃料氣等,這4年多來,藍天更藍,廢棄資源也得到重新利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可見,實現多方共贏。
火炬氣變資源
經濟效益可觀
2016年8月18日,與福建聯合石化廠區一墻之隔的福源凱美特火炬氣綜合利用項目竣工試運行。經過4年多生產運營,在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下,熄滅了曾經是工業發展標志性的大火炬,實現零排放。
“煉油過程中因裝置檢修和生產波動會有火炬氣產生。過去回收手段有限,氣體如果無法完全回收,這部分尾氣經火炬燃燒、減輕環境影響后排空。”福建聯合石化相關人士介紹道。在“綠色發展”目標的指引下,福建聯合石化啟動火炬氣回收綜合利用項目,新建大量環保設備設施,打通了往凱美特廠區的尾氣輸送流程。
“這些尾氣通過管道輸送到我公司后,先在可容納3萬立方米的超大號圓柱形氣柜里緩存,再通過脫硫壓縮輸送單元輸送到不同的裝置進行分離。”陳淵介紹,火炬氣中,氫氣和燃料氣等有效組分含量約30%,經生產裝置處理后,源源不斷地輸送回聯合石化進行循環利用。尾氣的其他組分,凱美特公司采取脫硫、脫一氧化碳等專業處理,使之符合環保要求后放空。
這幾年來,福源凱美特與聯合石化同頻共振,一方面通過管理手段、技改技措大幅地減少火炬氣,另一方面通過火炬氣回收分離再利用,每年可產生經濟價值數千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聯合石化廠區的4根火炬“熄火”了,火炬塔上的四盞小火卻長亮。原來,作為尾氣排放的一道安全防護關口,長明燈能保證異常情況下(裝置停產檢修、泄壓、置換等)排放的尾氣能及時充分燃燒,避免直接排空。
多方面挖潛力
空氣優良率高
據悉,石化產業具有資源消耗大、物流量大等生產特點,節能減排潛力大。
作為我省石化產業龍頭企業,福建聯合石化公司近年來累計投入10億元,用于與環保升標、節能減排有關的技改建設上。除火炬氣回收利用外,還在生產裝置內廣泛采用新的節能技術和設備,持續改進能耗水平;新建烷基化、硫磺回收裝置滿足產品、排放標準的升級要求;實施儲罐VOCs回收項目,減少揮發性氣體的環境影響;林德(泉州)二氧化碳氣體有限公司利用福建聯合石化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生產食品級二氧化碳,每年減排3000萬立方米……
“公司始終致力于綠色發展。明年還將實施芳烴裝置低溫熱回收等系列項目,進一步降低能耗。”福建聯合石化相關人士介紹道。
記者了解到,作為第二批全國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單位,泉港石化工業園區從項目的立項、土地利用、節能減排降耗、資源綜合利用、安全環保等方面推進石化行業循環建設、節能工作,目前所涉及的6類30個指標任務均已完成,取得良好的經濟環境效益。
來自泉港生態環境局的數據,印證了當地各方在綠色發展方面的努力成效:今年1至11月,泉港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98.8%。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泉港區將以“循環經濟理念”構筑現代化工園區發展模式,堅持安全環保生態優先,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減少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建設安全環保穩定的石化工業園區。
(記者 陳淑華 通訊員 莊國輝)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泉州市泉港區:供給公共文化 添彩小康生活2020-08-17
- 泉州泉港區舉辦第二屆網絡孝文化節活動2018-10-18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市泉港區前黃鎮多措并舉 持續做好“水文2020-12-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