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特等獎獲得者領獎。東南網記者 潘賢利 攝
東南網12月15日訊(本網記者 潘賢利 通訊員 李宏圖)12月15日,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世界陶瓷之都德化舉行。
本屆雙年展以“弘揚匠心,致敬傳統”為主題,是立足于傳統繼承、對標國際藝術高端賽事、搭建的傳統陶瓷藝術競賽交流平臺,也是國內首次以“傳統陶瓷藝術展覽”為概念的活動,旨在弘揚中國傳統陶瓷文化,用藝術為社會賦能,以藝術推動人類創新進步,激勵陶瓷藝術家勇于探索,創造既有深厚的傳統意蘊,又有當代文化精神的陶瓷藝術作品,倡導工匠精神,傳遞創造智慧,增強文化自信,為傳統陶瓷藝術的振興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作品征集于今年7月18日正式啟動,征集類別分陶瓷雕塑和傳統陶瓷器物兩大類,要求為近三年內的原創作品,主題突出,創意新穎,材料運用巧妙,因材施藝,形神兼備,具有地方傳統文化特色。截至11月10日作品征集收官,共收到來自中國29個省份和地區,日本、韓國、英國等多個國家的863人1330件報名作品,規模與數量均遠超預期。
作品經全國15位專業評委三輪評選。第一輪為網上初評,評出262件(套)作品進入復評;第二輪為現場復評,評出158件(套)作品入圍;第三輪從入圍作品中評選出特等獎1名,金獎2名,銀獎4名,銅獎6名,優秀獎20名,其中特等獎獎金28萬元,獎金總額高達106萬元。為鼓勵傳統陶瓷藝術的推陳出新,活動還增設技藝傳承獎、工藝創新獎、評委特別獎、特殊榮譽獎、優秀組織獎等多個獎項。
嘉賓、市民欣賞作品。東南網記者 潘賢利 攝
入圍作品于12月15日至2021年3月15日在德化縣陶瓷博物館集中展出。參展作品類型涵蓋所有中國傳統陶瓷工藝品類,呈現出中國傳統陶瓷藝術豐富多彩的面貌。它們繼承了中國傳統陶瓷的精神,具有鮮明的地方工藝文化特色,同時又帶有藝術家本人的個性化特征。既有傳統寫實,又兼顧寫意抽象,銜接傳統與未來,理念新穎、題材廣泛,手法獨特、意蘊悠長,集中展示了當代陶瓷藝術家精湛高超的藝術造詣,為世人提供了一場感受瓷都魅力、共享陶瓷藝術的饕餮盛宴。
為配合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陶瓷藝術雙年展,還同期舉行了特邀作品展,展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楊永善、劉巨德、鐘蜀珩、鄭寧、邱耿鈺、章星、王輝、董素學、楊帆等知名教授、學者、藝術家,宜興紫砂工藝廠顧紹培、吳鳴、曹亞麟、張正中,以及德化縣國家級陶瓷大師、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陶瓷行業技術能手的陶瓷藝術作品。特邀展旨在聯手我國傳統陶瓷產區技藝高超的優秀工匠、工藝大師,在學術、藝術、工藝、技術的相互交流與探討中,創造出更加豐富而優秀的成果,從而看到中國傳統陶瓷藝術在未來的多樣可能性,予以啟發。
該活動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德化縣陶瓷發展委員會聯合主辦。活動當日,還舉行了“弘揚匠心 致敬傳統”中國傳統陶瓷藝術研討會。研討會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楊帆主持。張夫也、李正安、陳琦、魏華、邱耿鈺、章星、許瑞峰、蘇獻忠等專家進行了專業分享,從文化、藝術、產業等不同角度詮釋傳統陶瓷的藝術價值。
德化縣委書記梁玉華表示,本屆雙年展采用以賽推展、以展促賽的形式,立足傳統繼承、對標國際藝術高端賽事、搭建傳統陶瓷藝術競賽交流平臺,希望以此為契機,廣大陶瓷藝術家特別是德化本土藝術創作者,繼續弘揚工匠精神,勇攀藝術高峰,創作更多獨具藝術價值的精品力作,推動“中國白”再次出發遠行,讓中國德化白瓷在新時代演繹新經典、再現新榮光。
特等獎作品。東南網記者 潘賢利 攝
嘉賓、市民欣賞作品。東南網記者 潘賢利 攝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市泉港區前黃鎮多措并舉 持續做好“水文2020-12-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