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謝曦 通訊員 王偉霞)生態環境監管能力是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基礎。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近日,市政府辦印發《泉州市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重點實施五大類65個項目,包括生態環境大數據應用、空氣與地表水自動監測站建設、海洋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實驗室基礎能力建設、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和應急能力提升等五大專項,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據悉,本次行動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著力解決信息技術應用、環境監測、環境執法、應急等領域建設的瓶頸問題,根據輕重緩急、區域差異和監管層級,分步分級推進項目建設。
推進生態環境大數據應用。建設泉州市生態環境綜合監管平臺,集成現有各業務信息系統,新增大氣環境精細化管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理、放射源物聯網監控等功能模塊,提升生態環境綜合決策科學化、監管精準化水平。
優化空氣、地表水自動監測網。拓展空氣自動監測網絡,更換涂山街、津頭埔、萬安、清源山等4座國控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的監測儀器設備,在重點監控區域新建8座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進一步完善市縣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在南安市東溪的港龍橋斷面、永春縣桃溪的永春斷面、德化縣浐溪的尾厝斷面和湖洋溪的冷水坑斷面各建一座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
完善海洋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創新海洋環境監管手段,試點運用5G、高清探頭等高科技手段,開展海岸帶岸線保護、垃圾、排污口等監測監視,排查整治岸線“四亂”等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加強生態環境實驗室基礎能力。提升大氣環境監測能力建設,進一步優化監測實驗基礎條件,提升實驗室監測分析能力,加強生態環境科研能力,重點支持用房緊張的豐澤、洛江、晉江、南安、惠安、永春、泉州臺商投資區等地環境監測業務用房建設及修繕改造。
提升綜合執法和應急能力。完善環境執法監督和網格化監管體系,增配新型快速精準取證執法裝備,完善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建設,全市三、四級(城鄉、社區)網格員配齊必要的日常巡查裝備。強化環境應急支撐保障,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建設泉州市放射源物聯網監控系統。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2年,全市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水平全面提高,重點區域、重點流域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構建覆蓋全市的水、空氣等立體化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和污染源監控系統,初步建成生態環境物聯網,大數據應用貫穿監管全領域,推動實現生態環境監管能力現代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建龍巖:高效用地,提升生態環境水平2020-12-23
- 福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游昕: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奠定堅實生態環境基礎2020-12-18
- 福建構建生態環境親清服務平臺助力企業“綠色領跑”2020-12-16
- 屏山時評:讓綠色發展成為風尚2020-12-16
- 第六屆生態環境共治研討會在福州舉行2020-12-13
- 【每日一習話】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2020-12-12
- 前10月福建生態環境信訪投訴同比下降51.8%2020-12-01
- 福建創新生態環境審判“三加一”機制 為綠水青山厚植司法“防護林”2020-11-30
- 越來越多候鳥到閩江河口濕地“報到”:生態好不好,鳥兒知道!2020-11-13
- 閩清29個山水林田湖草控規項目進入掃尾階段2020-11-10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學校|開展農民培訓 助力鄉村振興:泉港舉辦2020-12-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