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投用第一天,海星小區業主搬出廢棄紙皮、織物等前來投放。
“感覺好玩!我經常來投,有時一個飲料瓶,有時幾張紙皮,現在熟練得很。”昨日,在豐澤區東海街道海星小區外表美觀的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前,家住4號樓的李遠海大爺嫻熟地演示操作流程,一旁的老伴笑他“像玩游戲一樣上癮”。李大爺告訴記者,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投用一周來,自己得到了4.1個環保金(1個環保金兌換1元錢)激勵,按投一個飲料瓶獲0.04個環保金計,相當于已投放了102.5個飲料瓶。目前,海星小區使用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的居民已有500多人。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與“其他垃圾”“廚余垃圾”桶呈“一”字排列,旁邊配有洗手臺和滅蚊燈、智能語音播報系統等。居民掃一下回收機操作屏幕上的二維碼,輸入手機號碼,就進入主頁面。根據要投放的可回收物類型,選擇“金屬0.60元/公斤”“塑料0.6元/公斤”“紡織物0.2元/公斤”“玻璃公益回收”“有害垃圾公益回收”等項目,回收機即出現一個入口供投放。居民投物后,回收機會自動稱重,實時打入相應的環保金到居民手機賬戶上。如果好奇自己投放的可回收物,下一站去了哪里,通過手機就能實時查看。假如家中可回收物較多,可在手機上預約“上門回收”。“以前家中的紙皮、空瓶得積累到一定量,才能請人上門回收。有了回收機,老人、小孩都愛上分類投放了,家里再沒有雜物堆積。”海星小區住戶黃女士高興地說。據悉,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已進駐的小區還有市區海景國際花園小區,運營商計劃年內進駐泉州市更多的社區、住宅小區。
業內人士認為,功能完善、操作簡便智能的前端收集設施,能夠引導、激發居民自覺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記者從市垃分辦得知,根據相關工作規劃,今年泉州市將繼續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同步配套建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設施;對住宅小區按每300戶居民設置一處分類投放點,試行采用智能化再生資源回收箱+分類屋(亭)的硬件設施,以進一步提升、完善泉州市垃圾分類前端收集設施。
據悉,近兩年來,泉州市中心城區已有多個小區引進社會力量參建、運營垃圾分類前端收集處理利用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
(記者 陳淑華 林勁峰通訊員 郭貴平 陳淑儀 文/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州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將實現全流程監管2021-01-19
- 倉山舉行疫情防控培訓 提升垃圾分類管理員防護能力2021-01-14
- 黨建引領齊抓共管 垃圾分類福州模式將打造2.0版2021-01-08
- 廈門全市市直單位全部建成垃分示范單位2021-01-07
- 福清將建近千座垃圾分類屋亭 福州首座5G智能垃圾分類屋成為小區“網紅”2021-01-05
- 垃圾分類我先行 莆田土海濕地公園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日”活動2021-01-04
- 馬尾江濱幼兒園用上智能垃圾分類屋2021-01-04
- 破解垃圾誤時投放難題,鼓樓這么做!2021-01-04
- 閩侯打造12個垃圾分類屋示范點2020-12-28
- 福州垃圾分類工作升級篇——前端中端后端 處處提檔升級2020-12-28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省游泳協會第八屆理事會換屆大會在泉州召2021-01-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