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立足于民營經濟特色,泉州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大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民營經濟、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67項國家級改革試點深入推進。
為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打造更優營商環境助力民企發展,近日,泉州制定《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立足便民惠企、扶持民企、減輕企業負擔,推出11項具體措施,讓更多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本期《東海潮聲》邀請市營商辦(市發改委)對《若干措施》進行解讀。
11條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措施
1.推進“一件事”改革集成套餐,按照企業和群眾“我要辦”打造“主題式”政務服務,在6月底前梳理與企業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件事”集成套餐130項。
2.打造“開卷式審批”新模式,建立智能化申報材料自審系統,讓企業和群眾事先對申請材料進行“開卷式”自主審查,審批服務部門在后臺開展網上預審。
3.推行“異地代收”“省內通辦”。
4.推進智慧政務攻堅提升。
5.優化納稅服務,在泉州市行政服務中心增設電子稅務局輔導辦稅窗口和自助辦稅設備。
6.公開出讓項目“交地即交證”。
7.推動工業投資項目“拿地即開工”。
8.豁免工程建設項目部分手續。
9.調整施工許可辦理限額,對工程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下(含100萬元)或建筑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下(含500平方米)的房屋建筑與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無需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
10.健全民企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會商聯審機制,開展牽頭部門為主、涉及部門配合的會商會審,運用“多評合一”“多測合一”信息共享等手段,會商聯審通過即予審批。
11.減輕企業資金壓力,取消收取政府采購投標保證金,鼓勵采購人可視投標人信用情況免收或降低履約保證金的收取比例,推行涉企不動產轉移登記免收登記費(房地產和金融機構除外)。
便民惠企
20個高頻事項6月底前“開卷式審批”
推動政務服務效能提質增效,讓各類審批事項更簡更快,是優化營商環境關鍵環節。立足便民惠企,讓群眾和企業在辦事過程中,手續最簡、環節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若干措施》提出,將推進“一件事”集成套餐,按照企業和群眾“我要開辦企業”“我要建設廠房”等主題整合梳理辦完該件事的所有審批事項情況,提供集成套餐服務,避免企業或群眾因不了解行政許可事項名稱所導致的辦事不暢問題。在6月底前梳理與企業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件事”集成套餐130項。
打造“開卷式審批”新模式。《若干措施》提出,建立智能化申報材料自審系統,將申請材料標準化,讓企業和群眾能夠根據材料申報模板進行自主審查,審批服務部門在后臺開展網上預審,以短信形式發送至申請人,將符合條件的業務轉入審批系統進行受理,解決企業或群眾因材料問題多次往返問題,6月底選取20個高頻事項的審批要點進行梳理,實現“開卷式審批”。
推行“異地代收”省內通辦。根據《若干措施》,泉州將梳理企業及群眾迫切需求的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打破居民辦事戶籍地或居住地限制,2月底前實現廈漳泉三地“社會保障卡停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異地就醫備案”“正常退休提取住房公積金”“有限責任公司申請準遷登記”等16個事項區域通辦、異地可辦,使企業或群眾能就近選擇行政服務中心辦理。
推進智慧政務攻堅提升。《若干措施》明確,將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放開發利用,打破行政服務中心開放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推出一批大數據應用場景,依托“泉服務”掌上平臺,推進惠便民、泉民生、泉信用、泉證照等便民服務及公路局、公安交警等各類政務服務入駐“泉服務”平臺,3月底前將入駐“泉服務”的便民服務事項擴大至60余項,讓群眾實現政務服務掌上辦。
在優化納稅服務上,《若干措施》明確,3月底前,在市行政服務中心增設電子稅務局輔導辦稅窗口和自助辦稅設備,為群眾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扶持民企
多個工程建設手續豁免
工程用地報批、施工許可流程是否優化,是否便捷,關乎項目落地及未來發展。對于民營經濟發達的泉州,營商環境的好壞更是他們“用腳投票”,選擇在哪扎根的關鍵。
立足扶持民企,加快項目審批落地。《若干措施》提出“公開出讓項目‘交地即交證’”。明確國有建設用地“招拍掛”成交后,將土地權屬審核工作前置到交地環節之前,提前完成權屬調查、資料審核、測繪落宗、信息錄入等工作,實現國有建設用地公開出讓項目在土地出讓價款繳清時“交地即交證”。
推動工業投資項目“拿地即開工”。泉州將依托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平臺,全面落實集成服務模式,對社會投資工業類新建項目,由政府部門發布統一的企業開工條件,企業取得用地、滿足開工條件后作出相關承諾,部門直接發放相關證書。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還對工程建設項目部分手續進行豁免。其中包括: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再作為依申請事項。建設單位在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取得建設項目的批準、核準或備案后,同步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對面積在2000平方米以下的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且對環境影響很小的建設項目,免于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或備案手續;2000平方米以下的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同時免于建設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及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免于提交景觀藝術評審、三維建模、日照分析(臨近學校、醫院、住宅的除外)等材料。規模較小、技術簡單、質量安全風險較小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審查不再作為施工許可證的前置條件(消防設計審查需要的除外)。
面積在1500平方米以下的小微型低風險項目豁免辦理“給排水申請及接入”手續。
此外,《若干措施》還對施工許可辦理限額進行調整。明確對工程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下或建筑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下的房屋建筑與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無需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
減輕企業負擔
涉企不動產轉移登記免收登記費
為減輕企業資金壓力,《若干措施》提出,6月底前,取消收取政府采購投標保證金,鼓勵采購人可視投標人信用情況免收或降低履約保證金的收取比例。減輕企業在政府采購中的資金壓力。此外,3月底前,在全市范圍推行涉企不動產轉移登記免收登記費(房地產和金融機構除外)。
(記者 林書修 通訊員 余菁)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協商式民主監督會議召開2021-11-18
- 榕城海關:“鏈式”工作法跑出優化營商環境“加速度”2021-11-11
- 解讀長樂優化營商環境的“數字密碼”2021-11-09
- 廈門:讓優質營商環境成為生產力2021-10-28
- 重磅新政!廈門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2021-10-09
- 營商環境成黨代表熱議關鍵詞2021-09-27
- 長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獲得感2021-09-20
- 讓企業少跑腿 讓難事變簡單 長樂多措并舉優化營商環境2021-09-16
- 福州:營商環境優化 “預約辦”全覆蓋2021-09-14
- 廈門同安:創一流營商環境 迎八方商客賓朋2021-09-09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為“疫”而戰!泉州交警全面開展疫情防控交通2021-1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