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謝曦 通訊員 陳嘉楠)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政策是發揮市場機制在污染物減排中作用的重要制度性安排。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我市自2015年起全面實施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政策,截至2021年1月,全市共有1471家建設單位通過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完成新建工業項目總量指標申購,排污權受讓成交總額達29284.3萬元。
實施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政策的基礎是污染減排。針對泉州人口多、工業企業數量大、污染物排放總量高的實際,我市深入開展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污染減排工作,在火電、石化、鋼鐵等行業實施超低排放技術改造工程,在陶瓷行業和燃煤鍋爐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在印染、造紙、制革、電鍍等行業實施廢水深度治理,強力推進城鎮生活污水、垃圾集中處理,建成10個“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并加強監督管理。“十三五”期間,全市共實施重點水污染物減排工程146項,累計完成化學需氧量、氨氮削減量23815噸、3249噸;實施重點大氣污染物減排工程567項,累計完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削減量分別為16822噸、14291噸。
通過污染減排,全市累計完成政府儲備排污權化學需氧量14065噸、氨氮1260噸、二氧化硫20908噸、氮氧化物24475噸;核定企業可交易排污權化學需氧量14.8噸、氨氮9.12噸、二氧化硫2154噸、氮氧化物15077噸,為我市建設項目提供了充足的排污權指標資源,有力保障和推動了建設項目的落地。
以排污權為抓手,市生態環境部門積極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支持企業開展污染深度治理、淘汰落后過剩產能獲取可交易排污權,并服務好企業開展排污權交易。截至2021年1月,全市工業企業通過出讓可交易排污權,實現成交總額12640萬元,為企業的技術改造、轉型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
同時,我市還充分發揮儲備排污權作用,促進環境資源要素合理配置,通過協議出讓支持中化100萬噸乙烯項目、百宏石化有限公司年產250萬噸精對苯二甲酸項目、南安市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廠項目等一大批重點項目順利落地建設,也為我市開展污染防治積累了資金。截至2021年1月,全市儲備排污權出讓成交總額8982萬元。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深化排污權交易制度改革 促進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2019-09-27
- 寧德市今年首季排污權交易總額達93萬元2019-04-08
- 寧德市排污權交易額超億元 推動企業“綠色”轉型2018-10-31
- 福建:積極培育排污權交易市場 激勵企業自主減排2018-03-11
- 福建排污權交易總額超6億元 1077家企業參與交易2017-08-09
- 泉州今年起排污權交易取消“豁免” 總額逾7400萬2017-03-19
- 福建全面推行排污權交易:用市場機制推進減排2016-11-29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為“疫”而戰!泉州交警全面開展疫情防控交通2021-1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