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提出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等相關要求。隨后,教育部再次強調,學校要按照“有限帶入校園、禁止帶入課堂”的要求,細化手機管理措施。3月1日是全市中學開學第一天,各學校采取各種措施執行《通知》。昨日是全市小學開學的第一天,記者了解到,各個小學都對手機進校園有明確規定,而對于電話手表,各學校的管理方式略有不同。
學生帶手機進校園有限制
“學校以前就有相關規定,收到《通知》后,我們進行了落地,對之前的管理規定和處理措施進行細化。學校在開學第一課進行強調,并制作了使用手機申請表,學生確需攜帶的,須由家長填寫申請表,經班主任同意且向德育保衛處報備。攜帶手機進校后應立即關機,需使用手機只能在校內緩沖區使用。”泉州市實驗小學校長曾旭晴說。
無獨有偶,泉州市第三實小、泉州師院附小也要求,學生確有攜帶手機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并書面提出申請。手機一帶入校園,需全部關機或寄放在班主任處,放學后才能在校園的通訊緩沖區開機,且嚴禁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智能手機。
對于手機的管理,晉光小學則采取比較緩和的方式。晉光小學校長黃加賢告訴記者,收到文件后,學校就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提醒,明確告知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開學第一天,對于個別孩子帶手機的,老師會先幫忙關機,再將情況告知家長,讓其和孩子溝通,以后不能帶進學校。”黃加賢說。
“按上級要求,學生不帶手機到學校。《毀掉一個孩子最直接的方式,給他一部手機》文章辛辣指出,孩子缺少自控能力,手機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家長要借此時機,讓孩子遠離手機。如需要打電話找家長,可讓孩子找老師或到辦公室借電話。”3月1日,晉江第四實小給家長發了這樣一條信息。該校校長許華閩介紹,他們將召開主題班會,討論手機的“好與壞”。同時開辦“家長學堂”向家長宣傳,孩子不僅不能帶手機到學校,在家也要避免用手機或少用手機。
安溪實小校長李萬春認為,手機雖然給小學生帶來了一定的便利,但由于孩子年齡小,自我管理能力較弱,容易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侵襲。為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學校采取以下措施:通過開學第一課等平臺集中開展手機使用管理專題教育;通過班級微信群、學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向家長宣傳加強手機管理的必要性和學校具體的管控措施,家校形成合力。同時嚴格督查,采取班主任、班級安全信息員日查、下年段行政周查、學校不定期檢查等方式,對違規帶進學校的手機(電話手表)交班主任暫時保管,并通知家長領回。據介紹,學校在值班室設置兩部電話,供學生放學時段聯系家長。
“我們在開學典禮上再次重申了嚴禁帶手機及電話手表進校園。”安溪龍涓福都小學校長肖福良表示,福都小學一直倡導學生不要把手機帶進校園。學校通過國旗下講話、班會、校規校紀等多種形式加強教育引導。如果學生在學校期間需要和家長聯系,可通過老師幫忙。南安市眉山鄉中心小學在開學典禮上也強調了嚴禁帶手機進校園的規定。
對電話手表的管理略有不同
那么,電話手表能不能帶進校園呢?記者采訪發現,不同學校的處理方式略有不同。眉山鄉中心小學校本部負責人魏長杰表示,學校還在研討中,“如果電話手表功能多,我們建議不帶進校園。”
黃加賢則明確表示,電話手表必須是非智能化的,智能化的一概不能帶。泉州師院附小黃副校長則認為,現在的電話手表功能很多,拍照、建群、支付寶等功能齊全,會造成孩子之間互相攀比,因此電話手表也一樣納入管理。
曾旭晴說,有些電話手表功能比手機還要強大,因此電話手表等同于手機管理。許華閩也覺得,現在的電話手表基本實現智能功能,因此也被列入禁帶范疇。“我們學校嚴禁帶手機及電話手表進校園。”肖福良介紹。“建議小學生家長給孩子準備電話手表或老人機,滿足基本通訊需求。”泉州市第三實小校長賴耿豐表示。
(記者 吳志明)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港區南埔鎮:美河道 迎新春2021-03-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