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泉州已對照“十四五”規劃發展藍圖,引入國內規劃設計知名團隊,啟動環泉州灣新區城市設計,以催化城市功能結構整體“破圈躍升”。
筑巢引智
10月底或完成新區城市設計工作
為突破“城市能級”瓶頸,泉州提前一年啟動“產”“城”“人”3個重點專項研究,提前6個月組建新區規劃工作專班,確定中心城市發展整體戰略和實施策略。
今年3月1日,市資源規劃局召開了跨部門、跨縣區的專題會議,前瞻銜接環泉州灣新區城市設計任務要求。3月3日,經過公開招標,環泉州灣新區城市設計編制實施主體確定,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總建筑師孟建民領銜,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朱榮遠大師主持、東南大學楊俊宴教授等技術支持的聯合設計團隊接手。3月10日,該團隊抵泉,著手進行跨部門調研訪談、田野調查、大數據梳理等工作。
根據規劃,預計到今年6月底可完成中期成果;7月底,將在核心區范圍內選取2—3平方公里啟動國際競賽招標;10月底,將整體完成新區城市設計工作,形成各項設計方案和技術文稿。
聚灣強心
設計工作按三個尺度分層推進
環泉州灣新區城市設計工作按三個尺度分層推進,為:645平方公里的城區、255平方公里的灣區及29平方公里的核心區。
其中,645平方公里城區,將開展總體研究,重點解決城市活力不均衡、城市功能不集中等問題;255平方公里灣區,將開展分區城市設計,針對新區及周邊的交通組織、開放空間體系、公共配套體系、生態景觀環境、城市風貌等提出系統性規劃方案,細化管控導則;29平方公里核心區,將開展詳細城市設計,對功能布局、空間形態、建筑風貌、公共空間、綜合交通、慢行系統、開發策略等進行綜合性設計,并形成導則、納入法定控規。同時,計劃在灣區的核心區范圍內選取最核心地段,開展國際設計咨詢競賽,打造灣區“引爆點”,形成未來泉州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聚勢成型
形成“頭部效應” 加速“早期收獲”
做好的規劃設計,如何推動項目實施?記者了解到,市資源規劃局將從兩個維度推進。一是形成“頭部效應”,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系統梳理灣區存量建設項目,特別是集中有限的城建投資,優先保障環灣重點地區、重點項目,引導城市空間結構和功能結構合理發展。同時,以國土空間規劃和新區城市設計為指引,對符合規劃功能和產業結構,且有利于城市功能完善、有助于城市形象提升、有益于產業結構升級的建設項目,優先列規納盤,抓緊推動建設;對亟須配套的教文衛體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設施,保留用地空間;對不符合規劃的項目暫緩推進,加快調整替換。二是加速“早期收獲”。對照城市設計規劃的早中期成果,立即策劃生成一批可馬上啟動的工程項目,包括濱海景觀整治、市政設施補短板和岸線整理、河道清淤、海洋治污等實事。
(記者 吳麗嬌 通訊員 連一心)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省泉州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新課題合作助2021-03-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