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是專供視障人群導向行走的行道線,是城市重要的市政公用設施。盲道被占用,對視障人群出行形成安全隱患,損害了群眾的合法權益。為提升泉州市創建文明城市水平,推進泉州市無障礙設施品質提升,今年8月份,省、市紀委監委將城市盲道整治列入“點題整治”行動中,市城管辦同步印發通知,在中心城區掀起城市道路及公園園路盲道專項整治行動,限時解決這一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
或用熱熔涂料施劃,或用橫平豎直的磚塊鋪裝,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各區、有關部門全力推進城市道路及公園園路盲道專項整治,力爭本月底前完成整治任務。(泉州晚報記者 陳淑華 通訊員 蘇國文 李志民)
盲道問題多
專項考評梳理出三個成因
“今年8月份,我們對市區11條主干道進行一次專項考評,發現了704處盲道問題,各區相關部門也舉一反三,排摸轄區的盲道問題。”市城管局考評中心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道。
梳理中心市區溫陵路、新華路、城西路—城北路、刺桐路、田安路、東海大街、安吉路、萬榮街、南山中路、驛峰中路和德泰路等11條主次干道盲道問題,市考評中心發現了問題形成的三大成因:一是井蓋、綠化護欄等設施破壞和阻斷。國家電網泉州分公司、福建廣電網絡泉州分公司以及市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自來水公司、地下管網公司等多家單位井蓋安裝不規范,隨意占用、阻斷、破壞盲道。一些道路的綠化護欄、斑馬線紅綠燈柱體、路燈桿等設施設備設置不規范,也對盲道形成占用、阻斷和破壞。二是機動車、非機動車亂停亂放,導致盲道被占用。三是盲道維護不及時,導致盲道磨損現象突出等。
整治成效明顯
長效管理機制探索完善中
在泉港區山腰街道海南街人行道的中央,一條用熱熔技術施劃的凸起黃色實線顯得格外溫暖;在豐澤區多條街路人行道上,同樣有嶄新而筆直的黃色實線向著人行道盡頭鋪去;在中心城區主次干道的人行道上,市城管局市政中心則嚴格按照相關建設標準,對破損、被路面井蓋阻斷的路面進行改造、鋪裝盲道磚,以確保盲道建設符合規范。
對于今年8月份市城管局考評中心考評發現的問題,各區相關部門高度重視,自主摸排問題、查找原因,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
市城管局市政中心在改造的同時,加強同市區幾大管線(井蓋)責任單位的溝通協調,以期達成共識、更好地共同完善維護中心城區道路無障礙設施,截至10月底完成主次干道1060處盲道問題的修復和改造;鯉城區由城管部門牽頭,住建、公安、交警、管線等部門及各街道辦事處等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共同參與,累計完成11處區級管養道路盲道破損修復工作,正在整改修復12處,整改商家占用盲道48余處,規范電動車占用盲道50處,協調交警部門查處整治51起違規占用盲道停車行為;豐澤區開展專項巡查11期,發現盲道占用(硬性)、缺失、不規范、降坡銜接、人行出入口和破損模糊問題156處,已完成整改129處;洛江區已完成安吉路、濱江路、萬虹路等道路盲道整治35處,整治長度約100米,正結合提升改造工程、配套推進安順路、杏星路的人行道及盲道設施建設中;泉港區已清除占用盲道及無障礙設施50余處,修復盲道約30平方米,采用熱熔標線補劃城區道路缺失盲道約5公里。
根據省、市紀委監委組織開展“點題整治”行動工作部署等相關精神,市城管局工程科對盲道專項整治行動進行不定期檢查或抽查,督促各區相關部門認真開展整治,并每月報送整治進度。下一步,我市城管部門將與公安、交警、住建、街道社區等建立聯動機制,強化擺攤設點、未履行“門前三包”、施工圍擋、違規停車等占用盲道行為的查處力度,切實解決破壞盲道設施的問題。同時,城管部門把盲道治理納入日常考評督促工作中,進一步完善長效管理機制,逐步提升我市城市道路管理水平及城市道路設施品質。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為“疫”而戰!泉州交警全面開展疫情防控交通2021-1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